中国股市中存在风格动量吗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峻等(2006)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股市中存在显著的风格动量收益,风格动量策略对大型机构投资者具备实际可操作性。考虑到肖文采用的检验方法中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风格组合分组的周期问题、股票持有期收益率的计算问题和风格组合收益率的计算问题等,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检验中国股市是否存在风格动量。本文以上海股市1995年到2004年的股票交易数据和财务数据为样本,采用更为合理的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股市的风格动量。在以规模、收益市价比以及净值市价比对样本股票进行风格划分的基础上,本文构造了两种代表性的风格动量组合,即Chen,DeBondt(2004)风格动量(CD)组合以及Lewellen(2002)风格动量(LN)组合。我们的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股市不存在风格动量。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部分:引言。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选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背景,接下来对国内外股票市场风格动量方面的研究文献做了一个概括性的介绍,然后重点讨论了肖文所采用的检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的是本文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哪些改进的措施。 第二部分:样本数据的选取和研究方法的确定。本文以上海股市1995年到2004年的股票交易数据和财务数据为样本,样本数据来自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CSMAR)。自1995年4月份开始,每个月月底我们将样本股票划分成不同的风格组合:首先按照样本股票当月的总市值进行排序,分别取前30﹪、中间40﹪以及最后30﹪的股票作为大规模、中规模以及小规模股票;然后按照当月的收益市价比(或者净值市价比)将样本股票进行排序,分别取前30﹪、中间40﹪以及最后30﹪的股票作为价值型、混合型和成长型股票;最后将所有股票按市场规模和收益市价比(或者净值市价比)进行3*3的联合分组,将样本股票分成小规模价值型(sv)、小规模混合型(sb)、小规模成长型(sg)、中规模价值型(mv)、中规模混合型(mb)、中规模成长型(mg)、大规模价值型(lv)、大规模混合型(lb)以及大规模成长型(lg)等九个风格组合。在这九个风格组合的基础上,本文构造了两种代表性的风格动量投资组合,即Chen,DeBondt(2004)风格动量(CD)组合以及Lewellen(2002)风格动量(LN)组合。 第三部分:实证分析的结果,其中包括CD组合以及LN组合分别以规模和净值市价比、规模和收益市价比进行风格划分的投资结果。从这些结果中可以看出,中国股市中的风格动量效应并不明显,相反却显示出一定程度上的风格反转的趋势。 第四部分: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从理论和实际情况来看,本文的实证结果是合理的。
其他文献
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已提出多年,从这几年的实践看来,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依然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出发,着重研究是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
自从19世纪中期中央银行制度确立以来,有关中央银行独立性(CentralBankIndependence,CBI)的问题便不断被提出。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而有的学者持相反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