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老年退休群体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就当前而言,对于异地退休人员来说,亦要满足其美好生活需要。退休,对于每一个参与社会劳动的人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有相当多的退休人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生活会出现诸多问题,尤其是经济方面、行为适应、文化接纳和身份转变等方面都无法融入居住地的改变,对异地退休人员来说,更是一个挑战。如果在短时间不学会重新融入新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老年的生活质量。而如果能顺利调整好状态,适应社会生活,融入新的生活中,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利于退休人员在异地生活的幸福度。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对企业异地退休人员的社会融入问题进行实务过程的探索,帮助异地退休人员解决在社会融入问题上面临的困境,从而更好的融入居住地的生活,获得归属感,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利用社会融入理论作为指导,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异地退休的企业员工C女士为研究对象,研究以社会融入视角介入异地退休人员的社会融入问题。首先,案例依据社会融入理论的指标框架对案主社会融入问题的表现和原因进行了探索,从经济整合、行为适应、文化接纳、身份认同四个方面收集资料,并且进行社会融入问题预估。其次,运用任务中心模式,展开介入工作,在社会融入理论指导下,社工与案主一起澄清问题,设计任务。然后,在社会融入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有针对性的任务,明确目标,实施任务,逐步解决案主问题,提升案主自身潜力,培养案主处理困难的能力。最后,在介入工作的结束阶段进行评估,案主逐渐适应了当前的生活状态,能够很好的融入当前的社区生活中。结案后,通过总结反思,本研究得出结论:个案工作的方式能够有效帮助遇到社会融入问题的退休员工,尤其是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要重新开启一段生活的异地退休人员。利用社会融入理论指导个案工作,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此类服务更专业更合理的开展,有较好的服务效果。本研究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实践经验,对异地退休人员的社会融入问题进行了探索,从研究对象上补充了以往对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