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学术论文的缩影。一篇好的摘要不仅能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能增加论文被录用和检索引用的机会。经调查发现,虽然国内外对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研究颇多,但大多是从体裁分析的角度探讨社科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语言现象,而从Mann&Thompson(1978)提出的修辞结构理论(RST)出发,对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研究不仅缺乏,且仅限于探讨英文摘要中修辞关系的数量和使用频率。鉴于RST Tool在语篇分析中的连贯性和层级性,我们认为英文摘要中存在修辞关系标准模式图。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本文以中外两组教育技术类论文英文摘要为例,以RST为理论依据,运用修辞关系分析软件RST Tool345为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两组英文摘要都常使用的修辞关系有哪些?(2)两组英文摘要在修辞关系的使用上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3)在两组英文摘要各自的修辞关系模式图中,每一层级占主导地位的修辞关系是什么?本文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作者首先选取了在教育技术领域比较权威的国内和国外期刊各3种,从每种期刊中按论文出版的先后顺序挑选了教育技术类论文各30篇,抽取其英文摘要,共180篇。国内英文摘要的第一作者均为中国学者,国外英文摘要的第一作者均为英语本族语学者。经统计发现,中国学者所撰写的英文摘要的平均长度为4.1句,90篇中有17篇长度为4句,将这17篇命名为国内组;英语本族语学者所撰写的英文摘要的平均长度为6.4句,90篇中有18篇长度为6句,将这18篇命名为国外组。然后运用RST及其分析工具加以分析,以期建立教育技术类论文英文摘要的修辞关系标准模式图。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两组英文摘要都常使用的修辞关系有序列关系,非意愿性结果关系和背景关系。第二,受语言特征、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影响,中外学者在修辞关系的使用上存在以下差异:(1)在两组英文摘要中,修辞关系的使用数量和出现次数不同。国内组包含的修辞关系有11种,共出现48次;国外组包含的修辞关系有12种,共出现78次。(2)与国内组相比,国外组的修辞关系模式图更复杂,每一层级包含了更多的修辞关系。(3)中国学者使用了较多的评价关系,而英语本族语学者更乐于使用阐述关系。第三,在国内组的修辞关系模式图中,各层级占主导地位的修辞关系分别是:背景关系,解答关系,非意愿性结果关系;在国外组的修辞关系模式图中,各层级占主导地位的修辞关系分别是:背景关系,阐述关系和非意愿性结果关系,阐述关系和序列关系。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从理论上进一步印证并发展语篇分析理论,尤其是修辞结构理论。从实践方面来说,本文建立的修辞关系标准模式图有利于指导中国学者撰写出更加规范和符合要求的英文摘要,从而增加论文被录用和检索引用的机会。此外,本次研究对英文摘要标注也有实际意义。经研究建立的修辞关系标准模式图可以检验现有的英文摘要标注,并为英文摘要的进一步标注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