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汽车工作在日益恶劣的电磁环境中,由于汽车安全性要求,基于替代法的大电流注入抗扰度试验被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级电磁兼容测试。本文主要采用大电流注入法(BCI),分别在共模干扰(C-BCI)模式和差模干扰(D-BCI)模式下,对某一汽车零部件进行抗扰度测试。屏蔽法是解决电磁兼容问题常用的方法,本文使用CST仿真软件,研究了不同导电胶的尺寸和电导率对屏蔽效能的影响。研究了被测设备在两种干扰模式和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试验特性,搭建了试验测试平台,试验设置符合ISO 11452-4测试标准,测试频率为1MHZ-400MHZ。结果表明:在1MHZ-12MHZ频率范围内,在共模条件下耦合入线束中的电流高于在差模条件下耦合入线束中的电流,并且在高频频段会出现谐振现象。在高频段,由于谐振现象的发生,存在着在共模条件下耦合入线束中的电流小于在差模条件下耦合入线束中的电流的现象。由于在ISO 11452-4测试标准中,只规定了在共模模式下,采用大电流注入法的抗扰度测试,未考虑到差模模式。因此,文章提出:被测设备在采用大电流注入法进行抗扰度测试时,应考虑在差模模式下对其进行抗扰度测试。使用CST仿真软件建立导电胶屏蔽效能仿真模型,屏蔽效能研究表明导电胶的电导率和厚度越大,其对应的屏蔽效能越大。当导电胶厚度为1mm时,与电导率为0.2S/m的导电胶相比,电导率为2S/m的导电胶的屏蔽效能增加约2.5dB。与电导率为2S/m的导电胶相比,电导率为20S/m的导电胶的屏蔽效能增加约12dB。与电导率为20S/m的导电胶相比,电导率为200S/m的导电胶的屏蔽效能至少增加约20dB。当导电胶厚度为2mm时,与电导率为0.2S/m的导电胶相比,电导率为2S/m的导电胶的屏蔽效能增加约4dB。与电导率为2S/m的导电胶相比,电导率为20S/m的导电胶的屏蔽效能增加约11dB。与电导率为20S/m的导电胶相比,电导率为200S/m的导电胶的屏蔽效能至少增加约25dB。当导电胶的电导率为200S/m时,与厚度为1mm的导电胶相比,厚度为2mm的导电胶的屏蔽效能增加约22dB。与厚度为2mm的导电胶相比,厚度为3mm的导电胶的屏蔽效能增加约25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