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契约论》的伦理解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e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从一种新的角度来考察和探索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所蕴含的精神主旨。其目的是要表明,《社会契约论》作为卢梭的一部关键性著作,应该把它放到卢梭对人和社会的整体性思考进程中来理解;并且表明,在与卢梭所关注的基本问题的相互参照与交织中,可以获得研究《社会契约论》的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他在伦理思想方面的重要见解,特别是由此可以看到,伦理问题以何种方式构成了他最内在的思想——即关于对现存社会的批判与重构:个体与社会辩证统一的思想——的基本主题。笔者希冀通过这种考察和探索,能够对今天的社会全面发展有所启迪。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梳理了西方研究卢梭政治思想的方法论转向和对旧传统的超越,以及在转向和超越中对《社会契约论》进行的新透视。20世纪以后,卢梭的研究者认识到卢梭文本系统性的重要,对伯克以来的传统进行改进和超越,并选择一种新的路径去发现卢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抛弃了以往研究中先行的政治定位的传统,确立一种与卢梭的基本精神相一致的研究方法。笔者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契约论》研究的伦理视角。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对《社会契约论》伦理解读的必然性与可能性。第一,明确了对《社会契约论》伦理解读的方法论原则,指出伦理和道德的区分性使用在解读过程中的必要性;第二,从分析卢梭思想的内在统一性中得出从伦理的角度入手对《社会契约论》进行解读符合卢梭思想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三,探讨了卢梭自身写作《社会契约论》的伦理视角,并且分析了“契约”自身的伦理内涵和渊源,这是对这部著作进行伦理解读的前提。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卢梭关注伦理问题的原由,即,他所提出的难题——生存困境与道德危机的状况。第一,阐述了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所关注的问题的由来:提出难题的条件,也就是针对人类社会道德状况的变化与发展,针对不能继续维持的道德危机状况而得出结论:人类若不改变其生存方式,就会消灭;第二,分析了提出难题的理论限度,通过责任的转换,改变道德的获得方式,进一步得出拯救人类这种危机状况的解决办法就在于人类自身,就在于怎样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换言之,怎样形成一种个体德性行为之范型的伦理共同体。 第四部分着重阐述怎样解决难题。首先提出了解决难题的条件,认识到道德的总体异化是社会状态的一个结果,从源头上回到总体异化本身,同时改变其生
其他文献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另一种是通过网络课程。分别探讨了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的有效运
<正> 抗肿瘤中药新剂型—鸦胆子油静脉乳剂由于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而且在肝、肺、脑、淋巴结内药物浓度分布较高在治疗肺癌脑转移收到较好的疗效,在此基础上组织协作,在南、
"井工厂"技术可以缩短建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大幅度提高资源及设备利用率,在页岩气等低渗透、低品位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中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并在北美页岩气开发中获得成功
近年来,因吸毒后驾驶机动车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不断增多,特别是导致多人伤亡的恶性交通事故案件时有发生,所造成的悲剧也触目惊心,对他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存在巨大的威胁,
中国绘画史上花鸟画以独特的趣味性体现着中国人独有的审美情感与观察方法,历代名家涌现不断的创新与探求,谱写着写意花鸟画的新辉煌。在中国花鸟画中"四君子"(即:梅、兰、竹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会开展实训类的经济学教学活动。通过引入实训体制,更好地分析教学活动的目的、手段和作用,从而明确实训角度下经济学教学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白内障患者的人数越来越多,该疾病的治疗已经成为临床的重点,目前白内障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由于创口大患者术后视力难以恢复)。超声乳化术可
建省初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调研组曾把文城作为海南东部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以清澜港为依托海港。建省6年来,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文城划入北部经济区更为合适。从流域经济、地理位置和
随着高校教育的改革,合作教育模式已不断深入,为应对现今高校发展的制约因素,保障学生自身能力的施展,满足社会需求,分析合作教育模式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实现高校
园本课程是在尊重儿童一般发展规律的同时,从特定的幼儿园出发,特别是从儿童心身发展水平来确定目标、选择内容编制课程。[1]江西省某幼儿园针对当前在科学和艺术领域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