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实验动物的毒理学研究

来源 :泸州医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ght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反应,评价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的安全性。为临床试验用药安全剂量范围及监测指标提供参考。 方法:(一)急性毒性试验:取KM小鼠20只,雌雄各半,采用最大给药量法(最大给药浓度和容积),以灌胃针能抽取的最大浓度及动物能耐受的最大给药量(0.4ml/10g),采用与临床一致的给药途径,灌胃给药,24小时内给予浓度为0.68g/ml药物混悬液灌胃给药3次,以摄食、皮毛、粪便、分泌物,四肢活动,动物死亡为指标,连续14天观察药物的急性毒性。(二)长期毒性试验:采用临床拟用剂量法(ACD法),SD大鼠12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以7.875g.kg-1.d、15.75g.kg-1.d和31.5g.kg-1.d生药(相当于临床用药剂量的15、30、60倍)各组每天灌胃给不同浓度的药物0.75ml/100g等容量灌胃,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2周,停药恢复2周的长期毒性试验。观察指标包括:(1)一般情况:动物进食,饮水、皮毛、粪便、分沁物、呼吸活动、口腔大体观察、眼耳鼻器官、行为活动等一般情况。(2)血液学检查: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计数、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血小板(PLT)计数、网织红细胞(%)及凝血时间(CT)和出血时间(BT)测定。 (3)血液生化学检查:血糖(Glu)、谷(氨酸)丙(酮酸)转氮酶(GPT)、肌酐(CR)、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KP)、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HO)指标的测定。(4)病理学检查:所有动物进行大体解剖,每只大鼠均系统检查体表和脏器表、切面,颅腔、胸腔、腹腔、盆腔和脑、脊髓等。肉眼观察有无可疑病变并记录。取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脑、胸腺、睾丸(双)、子宫(双)等脏器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切片镜检。 结果:(一)急性毒性试验:以药物最大浓度和最大给药容积24h内灌胃给药3次,连续观察14天无1只小鼠死亡,亦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实验中测定小鼠对该药的最大给药量为81.6g.kg-1.d,相当于人日用量的1020倍,提示该药的使用安全性高。(二)长期毒性试验:给药期和恢复期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动物均未出现中毒反应,各组动物体重增长,活动自如,毛泽光滑,进食量正常,虽然观察到高剂量组动物平均体重较其他三组稍低,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学检查结果显示给药期及恢复期所有检测指标均在参考值范围,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生化指标(肝脏功能、肾脏功能)检查结果显示给药期BUN,ALP组间有差异(P<0.05),但无剂量反应关系。其余指标及恢复期所有检测指标均在参考值范围,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结果显示各给药组脏器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在正常生理范围之内,各组恢复期脏器指数亦无显著性差异。解剖肉眼观察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仅见恢复期中剂量组有1例动物左侧肺脏有一大小1.2×0.8×0.4cm3cm3、质软的灰白色新生物,与左肺分界不清。经病理检查可见有大量淋巴细胞聚集。其余各组动物主要脏器大小、形态如常,组织表面光滑,色泽正常,无水肿、出血点。组织病理切片未发现明显病理改变。 结论:急性毒性试验测定小鼠的最大给药量为81.6g.kg-1.d,相当于人日用量的1020倍,长期毒性未见任何毒副作用,说明人日用量是安全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