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国防动员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新中国国防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仍处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之下,国家主权和安全问题多次受到威胁。为此,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国防动员思想主张并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毛泽东国防动员思想。毛泽东国防动员思想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马克思主义关于军队组织和建设以及国家后备军建设的相关思想是其动员思想形成的主要理论来源;湖湘文化是其动员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源泉;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国防建设实践是其动员思想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纵观1949年到1976年的发展历程,由于国内外环境和形势的不断变化,毛泽东对我国国防动员建设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与此相应地,毛泽东国防动员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在此意义上,可将其动员思想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应急建设阶段(1949-1953)、和平建设阶段(1953-1964)、备战动员阶段(1964-1976)。毛泽东针对不同的动员对象提出要以人民军队为核心,加强战备建设、以人民群众为依靠,发展群众武装、以党政军干部为关键,发挥引领作用等具体的国防动员思想内容,并以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经济动员与政治动员相结合;军民结合与平战结合相统一等为基本原则。同时,其动员思想呈现出始终坚持积极防御、全民参与及灵活与务实相统一等特点。毛泽东国防动员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增添了内容,为新中国国防动员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国防动员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有鉴于此,通过对其动员思想的研究,以期能够为我国国防动员体制机制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推进及坚持和平发展,永远不争霸不称霸等方面提供有益经验和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