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浮力流的粒子定比例收集机理与实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微流控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粒子的收集和精准操控。热驱动方式在粒子收集和操控技术中已经被证明是适用且高效的,而热浮力流就是其中一种。热浮力流的诱发方式有多种,其中利用微电极加热的方式具有热源容易获得、操作原理简单等诸多优点且在粒子定比例收集方面,该方式的研究和应用较少。因此,本文研究了基于热浮力流作用的粒子定比例收集机理以及开展了部分实验的研究,可为快速实现多级浓度实验试剂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首先,通过对热浮流模型的传热分析,阐述了热浮力流模型中热量的产生和传递过程,建立了模型中固体和流体部件的温度分布方程,进而分析流体作用力,利用斯托克斯公式和流体连续性方程建立了流体流速方程,进一步阐述了热浮流的形成和热浮力流作用下粒子捕获的三个过程。此外,通过对单个粒子的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粒子在不同捕获阶段的动力学方程,并且通过对粒子在流体内的通量变化分析,利用欧拉法建立了粒子群运动的微分方程。然后,设计了热浮力流微流控芯片的结构,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电极形状与尺寸参数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电极形状与尺寸参数对流体温度与流速分布的影响,确定了电极采用长方形缠绕形状,能够实现粒子聚集于电极中心区域。其次,结合实验室加工条件,确定了芯片的加工过程,针对改变电极结构对粒子定比例收集的探究,制作了比例电极面积的微流控芯片,初步探究了电极面积对粒子收集速度的影响,确定了不同电极面积具有相同的热功率且具有不同的热量集中度,将对流体内流速产生影响。最后,通过对多电极耦合情况的仿真,分析了电极连接方式、电极间距、电压大小对流体内温度和流速分布的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一种多电极粒子定比例收集方案:先平均收集粒子再调节电压迁移粒子群。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对该方案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对1:1、1:2和1:3的定比例仿真分析,从仿真层面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生存于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因其特有的基因类型、生理机能和结构新颖的代谢产物,已成为近年来开发新药品的热点与趋势,但大多趋向于医药研究,鲜有关于农药的研发的报道。因此
烯丙醇衍生物的区域选择性还原由于其在有机合成化学中的大量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三种主要的方法应用于这种还原反应:金属氢化物还原烯丙基醇或其衍生物,过渡金属参与或催
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类医疗、通信等日常行为方式,这些技术在通信中的作用尤为明显。由于传统通信技术的收发器和其它组件尺寸、功耗不再适用于纳米网络,纳
21世纪人们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这也是继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时代,而信息传输主要依赖的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的微电子电路技术。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从
无线体域网(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WBAN)是一个运行在人体体内、体表、体外(十几厘米到几米范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包含各种类型传感器节点,这些节点采集人体参数
传统的卫星遥感与航空摄影由于成本高昂、使用灵活性较低、技术复杂使得应用受到很大的局限,近年来无人机航拍由于使用灵活、成本低、经济性较好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应用。同时
脉诊是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是中医学“整体观”思想的具体体现。中医通过手指对脉搏搏动进行感知,依据脉诊经验对脉象进行辨证分析,以实现人体健康状态的评估判断。由于中医
眼底视网膜病变种类繁多,致病原因复杂。例如,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老年黄斑变性、变性近视、眼底血管样条纹导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
生命体就好比是一个复杂并且精确运行的工厂,而细胞作为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单元每时每刻都发挥着自己相应的作用。而活跃在各个细胞内的如活性氧化物、硫醇类物质等活性小分
榛子是一种既美味又营养丰富的干果类食物,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于其外壳非常坚硬,因此消费者通常选择购买经过开口加工后的榛子。对于榛子的生产企业,在大批量对榛子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