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水解液作为碳、氮源制备细菌纤维素的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o7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因为具有植物纤维素所无法达到的高纯度、结晶度、抗张强度、生物相容性以及环境友好性,近年来在生物面膜、人造血管和皮肤、食品、纺织、电极材料等方面显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产量低、成本高的现状极大地制约了其多功能应用。为此,本论文开发了一种桑叶水解液同时提供其发酵培养基中碳、氮源来生产BC的方法。首先,提取桑叶蛋白并经盐酸水解得到桑叶蛋白水解液,然后对桑叶残渣进行硫酸水解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硫酸的体积分数为7%,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5 h,固液比为1:15时水解可以得到最优还原糖产量20.17 g/L。对以桑叶水解液作碳、氮源的发酵产物(MH-BC)进行产量测定后,通过FT-IR、SEM对其进行结构、形貌表征以及持水性与复水性、热稳定性、抗菌性测试,并与由本实验室发酵培养基制备的BC(LA-BC)进行对比。产量测定结果表明,MH-BC干重产量为2.04g/L,低于LA-BC干重产量;FT-IR结果表明,MH-BC不仅具有LA-BC的特征峰,还出现了黄酮类物质所具有的特征峰;SEM结果表明,MH-BC纤维要粗于LA-BC纤维;抗菌性实验结果表明,MH-BC表现出了 LA-BC所没有的抗菌性;持水性与复水性、热稳定性与LA-BC没有明显差异。为了得到高产量的MH-BC,对桑叶水解液进行了精制碳、氮源添加量的优化实验,并对优化前后的MH-BC进行了 FT-IR表征以及抗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当葡萄糖、蔗糖、蛋白胨和酵母浸粉的添加量分别为1.80、2.20、0.60和0.45g/100mL时,可以获得产量与本实验室干重产量相当的MH-BC;FT-IR结果表明,优化前后的MH-BC峰型基本一致;抗菌实验表明,优化后的MH-BC仍具有一定的抗菌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一种缎光釉的制造方法,并将其表面效果及物化性能,与仿古釉、抛釉类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它是一种各项性能优良,并且区别于其它两类产品,质感柔润的瓷砖产品。
中药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是蕨类海金沙科(Lygodiaceae)海金沙属(Lygodium)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研究表明海金沙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消肿、抗菌等药理活性,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