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环境条件对海蜇足囊生殖及生活史阶段转换影响的初步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蜇是刺胞动物的典型代表,具有世代交替的生活史。海蜇螅状体世代行足囊生殖、横裂生殖的无性生殖方式,亦称无性世代;水母体世代行有性生殖方式,亦称有性世代。为了拓展海蜇无性繁殖育种的潜能,扩增海蜇螅状体数量,提高海蜇足囊生殖效率以及了解水母类生物生存策略及进化选择过程,本文较为深入地研究了高温、降温、升温、变温等异常环境条件下海蜇螅状体足囊生殖情况以及螅状体世代对于其无性繁殖过程中世代转换的选择差异性。首先研究了高温对海蜇螅状体足囊生殖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30±0.5℃高温处理而言,26℃左右室温条件下海蜇螅状体足囊形成速率为0.2±0.043 ind./d,而高温条件下足囊形成速率为0.315±0.049 ind./d,且螅状体在30℃高温和26℃较高温条件下倾向于进行足囊生殖。在30±0.5℃高温条件下,附着在波纹板下方的螅状体足囊形成速率为0.661±0.031 ind./d,附着在波纹板上方的螅状体足囊形成速率为0.433±0.055 ind./d。然后研究了降温和升温对海蜇螅状体足囊生殖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30.3±0.5℃高温处理而言,20-14℃降温条件下海蜇螅状体足囊形成速率为0.048±0.015 ind./d,而高温条件下足囊形成速率为0.339±0.047 ind./d。14-22℃升温条件下海蜇螅状体足囊形成速率为0.075±0.029 ind./d,而高温条件下足囊形成速率为0.475±0.059 ind./d,且螅状体在30℃高温和降温、升温的异常条件下倾向于进行足囊生殖。最后研究了变温对海蜇螅状体足囊生殖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30±0.5℃高温处理而言,28-33℃循环变温处理条件下海蜇螅状体足囊形成速率为0.183±0.027 ind./d,而高温条件下足囊形成速率为0.204±0.027 ind./d。相对于30.4±1.2℃高温处理而言,昼夜巨幅变温处理条件下海蜇螅状体足囊形成速率为0.250±0.047 ind./d,而高温条件下足囊形成速率为0.370±0.059 ind./d。且螅状体在30℃高温、循环变温和巨幅变温条件下倾向于进行足囊生殖。结果表明:在30℃左右异常高温的条件下,海蜇螅状体倾向于形成更多的足囊且附着在波纹板下方的螅状体足囊生殖效率更高。相对于降温、升温处理而言,30℃左右高温处理可将海蜇螅状体足囊形成速率提高约5~6倍。本文直接证明了30℃左右高温条件能够显著地提高海蜇螅状体的足囊生殖效率,海蜇螅状体种群倾向于在异常环境条件下维持螅状体的无性世代,以无性世代更为节约的生存方式度过不利的环境条件,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近年来愈加严重的全球变暖压力,很可能是水母类生物暴发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高中政治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发展的背景下,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合理运用议题式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议题”的导入、引导和探讨等不同方式,激发学生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学习的积极自主性,引导学生在高中政治课程中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依循“议题贯通”的原则和理念,探索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实施路径,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综合素养和能力。
<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正在向着全面普及的目标稳步迈进。新阶段,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仍然是语言文字事业的核心任务,要聚焦重点,精准施策,着力解决推广普及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面提升普及程度和质量。第一,聚焦重点区域。把民族地区、农村地区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重点。
期刊
基于中国主要作物(春小麦、冬小麦、春玉米和夏玉米)站点分布数据及高空间分辨率的历史(1970-2000年)和未来时期(2081-2100年)气候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分析影响作物种植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预测历史与未来适生区的变化.结果表明,影响春小麦、冬小麦种植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年平均温度和最冷季平均温度;影响春玉米种植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最暖季平均温度和年平均温度;影响夏玉米种植分布的主要气候因
美术课堂是学生接受美育的主要渠道,将非遗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中,不仅可以使美术课堂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生活化教学模式转变,而且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因此,通过相关概念的界定,论述了非遗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可行性及重要作用,提出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并探索了核心素养下非遗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使教学生活化的有效路径和发展建议,旨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为保护河西生态、保障粮食安全、优化种植业结构,恢复河西走廊冬小麦规模化种植很有必要。通过分析河西走廊种植冬小麦所具有的多方面优势,针对该区域冬小麦扩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西走廊扩大种植冬小麦的发展对策是:加强优质节水高产抗病新品种选育,建设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深入开展粮菜结合、农牧结合复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加强耕作栽培管理;做好麦蚜及小麦黄矮病发生预测预报、综合治理防控研究工作;政府需改变政策导向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新冠疫苗接种情况调查,探讨和改进新冠疫苗接种方式、方法,提高该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率。方法:选取汉中市南郑区2022年1月底全部登记在册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204人,通过陕西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查询其新冠疫苗接种信息,分析2021年2月—2022年5月汉中市南郑区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加强免疫接种率以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是驱动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重要因素,了解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对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至关重要。目前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和驱动因素的研究较为薄弱。以我国典型农牧交错带内蒙古奈曼旗为研究区,基于InVEST模型、修正风蚀方程(RWEQ)和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评估该区2005年和2015年的产水服务、防风固沙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并运用贡献率公式、地理探测器和皮尔逊相关系数等方法
火山渣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矿物质颗粒,具有轻质、导热系数小等优点,常被用于混凝土轻骨料及墙体中,其主要成分为活性氧化物,因此粉磨后同样可以作为水泥活性混合材料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详细综述了火山灰的应用现状及用作掺合料时对水泥胶结材抗压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总结了改善火山灰混凝土早期强度、抗渗性的措施,并提出应进一步因地制宜地研究地区差异对火山渣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
针对汽车工厂智能制造转型面临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和转型过程的痛点,引入工业物联网以及焊装质量和管理的创新思考,结合相关新技术应用研究文献以及工厂实际需求分析,归纳总结了数字化在工厂的应用实施方案,对大数据平台系统在车身设计制造过程中的研发应用进行构想。文中阐述了工业大数据平台系统总体技术路线、数据模型、传感器技术要求、大数据,网络安全的要求,并论述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来建立精益生产线的量化模型和应用
作为国家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既是现实维度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表征,也是历史维度国家战略“四化同步”的持续深化。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不仅需要在国家发展的整体框架中对东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社会资源进行调整与配置,更重要的是要使民族地区积蓄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力量。这种内生力量,是促成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目标定位、发展机制和发展路径等方面获得的综合性动能,包括在精神层面的共同体意识建构,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