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土粒度分布及压实特性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n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土属于工程性质不良的土质,路基压实时存在诸多技术难点,路基病害较多,给公路建设带来了很大困扰。一般认为细粒的缺失是粉土难压实的原因,但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此现象尚未有明确的理论解释。因此,全面分析粉土粒度分布特性,寻找影响粉土压实效果的根本因素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粉土地区某高速公路不同路段的土质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影响粉土压实效果的根本因素,在此基础上,对该因素与粉土压实效果的相关性展开研究。采用室内压实试验方法分析粉土的压实特性,试验中除了借助传统的击实试验分析粉土的击实特性外,还利用课题组自制的室内振动成型压实机分析了粉土的振动压实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试件成型方式和含水量对土的压实效果均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影响土体所能达到密实程度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不同土体的各种特性,本文指出粒度组成是影响土体压实效果的根本因素。利用Mastersizer 200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定了不同粉土的颗粒粒度组成,运用分形理论对粒度组成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指出粉土的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可以较全面地反映粒度累积分布曲线的特征。文中以分形维数作为粒度分布的表征参数,以室内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密度作为衡量压实效果的指标,分析了粒度分布与压实效果的相关性。根据最紧密堆积理论原理,文中提出用粒度分布偏差系数来评价粒度分布对压实效果的影响,该系数反映了粉土粒度分布分形维数与最紧密堆积理论曲线-Fuller曲线分形维数的偏离程度,并建立了该系数与最大干密度的关系。根据该结果,可通过粒度分布特点即可推测土体能达到的最佳压实效果。
其他文献
档案收集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是丰富档案馆馆藏的重要途径,原始资料收集是否齐全、完整,是档案保存价值的必要条件和馆藏质量的保证。随着经济社会,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把握好
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当代效应。其最重要的理论特质之一,是在生态主题上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这一批判的核心内容是对生态
<正> 目前,卖方市场已转向买方市场,部分商品已由市场短缺变为相对过剩,市场竞争空前白热化。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我们乡镇企业来说,眼下最大的短缺,是人才的短
媒体传播作用方式的改变,使得知识的产生、存在及传播扩散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知识的构建方式由以往的权威主导,发展为在社会传播的知识网络中的生态性演变;对知识的社会构建
河南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省份,尤其赋闲在家的"巧媳妇"居多。本文通过对"巧媳妇"工程内涵的界定以及对我省"巧媳妇"惠民工程现状的介绍,探讨企业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为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