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抗病毒分子HIRRP的相互作用蛋白筛选、验证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35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HSV-1)主要诱发口咽部疱疹,引起口腔粘膜溃疡、水泡状病变、水肿等,病程一般为2-3周,疾病痊愈后病毒可进入潜伏状态,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该潜伏状态的病毒便能反复引起复发性感染。这种复发性感染的策略,一方面可能是HSV-Ⅰ通过进化对宿主产生了近乎完美的适应,另一方面也表明宿主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形成了针对HSV-Ⅰ感染的较为理想的控制模式。因此,HSV-Ⅰ感染的细胞可作为一种理想的研究细胞抗病毒方式的模式细胞之一。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相关抑制蛋白(HSV-1 infection related repress protein, HIRRP)是一个结构和功能仍未见报道过的蛋白。我们前期的工作发现HIRRP能在HSV-Ⅰ感染的L02细胞内高表达,表明HIRRP可能参与了细胞抗病毒感染这一重要的生物学事件。Northern blot显示HIRRP在未感染细胞的G0/G1期、S期均有低水平的组成性表达;半衰期理论预测显示HIRRP具有较长的半衰期(30 h),表明HIRRP的调控方式可能是存在于转录水平,从经济原则角度来说,这种调控方式可能与机体应对病毒感染这种低概率事件是相协调、相一致的。然而,HIRRP在细胞内参与抗病毒感染的具体作用机理仍不清楚。为此,我们以HIRRP为诱饵构建了pGBKT7-HIRRP载体,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出了多种可能与HIRRP发生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如玻连蛋白(Vitronectin,VTN)、活化转录因子5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5,ATF-5)、COX2、COX3、NADH1、NADH4等,其中VTN引起了我们较浓厚的兴趣。之前的研究表明VTN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参与了促细胞黏附、迁移、生长、存活、增殖、分化以及凝血和纤溶等多种生物学事件,但有关VTN是否在细胞内也存在某种生物学功能却未见报道过。因此,我们以VTN这种多功能蛋白为研究重点,通过体内免疫共沉淀和双荧光共定位实验,以及体外的促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抗病毒实验,证实了HIRRP和VNT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初步的功能也分析显示,两者的相互作用,具有协同促进细胞抗病毒的效应。由此,我们得出结论,HIRRP和VNT在细胞内能发生相互作用,并猜测这种作用与细胞的抗病毒感染活动相关。
其他文献
将“产出导向法”作为理论基础,以华东师范大学商务英语课程中的“piggly wiggly way”一文为例,分析“产出导向法”在综合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的运用.在教学设计环节,通过“
新媒体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企业营销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企业对新媒体营销人才需求进一步膨胀.从岗位群需要的核心能力出发,提出了基于模块化的新媒体营销课程TIDES教学模式,构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需要加强对病理学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创新,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课堂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的增加.微课
泛读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升阅读技巧,提高英语水平,扩大知识面,提高思辨能力,泛读课程的特征充分体现了其意义和价值.通过分析当前
目的:肥胖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形成与脂肪慢性炎性反应密切相关。脂肪组织M1/M2巨噬细胞极化失衡在肥胖所致的慢性炎症反应中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基于经典的食源性肥胖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向主体化、多元化等转变.“主体间评价模式”主要基于建构学习、主体评价取向、生成性教学、语文阅读主体间性等多种理论而形成的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抓好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师和语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使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基于高职院校《模拟导游》课程性质,选取“新疆库尔勒市铁门关景区导游服务”任务作为研究对象,探索课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