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通过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及炎症因子的表达与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相关性。2.观察雷公藤多苷(Triptergium wilfordii,TW)干预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组织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及炎症因子表达变化,进一步阐明TW对DN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方法:46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实验组36只和正常组(NC组)10只。实验组高糖高脂饮食6周后,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40mg.kg-1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再分为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N组)17只和雷公藤多苷治疗组(TW组)18只,治疗组经口灌胃雷公藤多苷(10 mg·kg-1·d-1)8周。第16周末比较各组大鼠体重、肾脏指数、24h尿蛋白定量、血糖、血清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BL-A、MASP2、IL-6、TNF-α蛋白在肾脏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MBL1、MASP2m RNA基因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MBL-A、MASP2蛋白在肾脏的表达。实验结果:1.实验结束后,DN组大鼠4只死亡,TW组大鼠5只死亡。DN组大鼠均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体重明显减轻,毛发杂乱枯黄无光泽,多饮多食多尿、大便稀溏。TW组上述情况有所改善。2.与NC组相比,DN组大鼠肾脏指数、24h UTP、BG、s Cr、BUN均显著增加,体重明显减轻(P<0.01);与DN组相比,TW组大鼠肾脏指数下降(P<0.05),24h UTP、s Cr、BUN显著降低(P<0.01),而体重及BG无明显改善(P>0.05)。3.病理形态学显示:与NC组相比,各组大鼠肾小球体积显著增大(P<0.01),间质炎细胞浸润增多(P<0.05);与DN组相比,TW组大鼠肾小球体积缩小,肾间质炎细胞浸润数目减少(P<0.05)。肾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NC组相比,各组大鼠MBL-A、MASP2、IL-6、TNF-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DN组相比,TW组大鼠肾组织MBL-A、MASP2蛋白表达下降(P<0.05),IL-6、TNF-α表达显著下降(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提示:DN组大鼠肾组织MBL1、MASP2 m RNA表达均较NC组显著升高(P<0.01);TW组大鼠肾组织MBL1、MASP2 m RNA表达较DN组下降(P<0.05)。免疫印迹结果提示:DN组大鼠肾组织MBL-A、MASP2蛋白表达均较NC组显著增加(P<0.01);与DN组相比,TW组大鼠肾组织MASP2表达下降(P<0.05),MBL-A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1.补体激活的凝集素途径及炎症因子参与了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机制;2.雷公藤多苷可保护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可能与其抑制了补体激活的凝集素途径,减少了炎症细胞的渗出及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从而减轻了免疫炎症反应对肾脏损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