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界面弱化的水泥稳定碎石组成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630767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刚性材料凭借优异的承载力和低廉的造价成为我国高等级道路的主要基层,我国目前修筑了全世界最长里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与此同时,半刚性基层收缩引起的反射裂缝成为我国道路的主要病害之一。为解决该问题,本文从能量演化角度,研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形成机理,建立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Large Stone Base Course Filled with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F-LSBC)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并系统研究其性能。首先研究了基层收缩时路面结构的应力状态,并通过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层收缩时路面结构的能量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当基层处于线弹性状态时,其收缩完全由自身端部约束限制;当基层丧失强度后,由层间约束和面层端部约束共同限制;当基层处于损伤状态时,由上述三种约束共同限制。对应于上述应力状态,当基层收缩时,外界湿空气的内能输入到基层中,使基层积聚弹性应变能,即能量输入和能量积聚。随着收缩的进行,基层逐渐发生微裂纹损伤,积聚的能量一部分耗散为表面能,另一部分储存在基层中,即能量耗散和能量储存。在层间约束的作用下,基层储存的能量有一部分释放到面层中,另一部分剩余在基层中,即能量释放和能量剩余。基于该能量演化机制,提出面层能量最大值的计算方法,该值越小,越不易产生反射裂缝。并且,通过弱化粗集料界面过渡区可以降低面层能量最大值。同时,基层材料的压缩断裂特征表明,为保证基层承载力,必须增大其内摩阻角,使矿质混合料处于骨架密实状态。基于界面弱化理念构造了骨架密实型F-LSBC,将粗集料和细集料分开设计。首先对粗集料和细集料进行了捣实填充试验,确定粗集料粒径和细集料级配。接着,对不同水泥剂量的填充料(细集料,水泥和水)进行击实试验确定其配合比;然后对粗集料和填充料进行击实填充试验,确定二者的质量比例,并最终确定矿质混合料级配。为确定最佳水泥剂量,分别成型不同水泥剂量的填充料试件和F-LSBC试件,进行无侧限抗压试验和劈裂试验。结果表明,当粗集料粒径为19~26.5 mm,且细集料最大粒径为2.36 mm时,矿料间隙率最小,矿质混合料处于骨架密实状态。虽然水泥剂量不同,但填充料质量始终为粗集料的0.3倍。并且,当填充料最佳水泥剂量为30%时,F-LSBC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出现转折,此时粗集料骨架提供强度,填充料对粗集料骨架起到支撑作用,填充料与粗集料之间处于弱黏结状态。基于上述研究,提出F-LSBC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依据上述配合比设计方法制备了F-LSBC并系统研究了其宏微观性能,同时与传统水泥稳定碎石(Cement Treated Base,CTB)进行了对比。首先,通过纳米压痕试验,研究了粗集料界面过渡区的微观力学特性和结构特性。然后,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劈裂试验,弯拉试验,疲劳试验,干缩试验和劈裂加载卸载试验研究了F-LSBC和CTB的宏观性能。结果表明,F-LSBC的弹性模量为CTB的60%~75%,硬度约为55%;孔隙率约为1.1倍,F-LSBC界面过渡区厚度为55~90μm,CTB则约为40μm。并且,F-LSBC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弯拉强度和疲劳性能均比CTB差,但抗干缩性能更好。具体而言,F-LSBC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约为CTB的30%~40%;劈裂强度和弯拉强度约为CTB的40%~45%;累计干缩应变和平均干缩系数分别为CTB的81.36%和86.62%。同时,采用F-LSBC基层时,面层能量u面max不到采用CTB基层时的40%,说明前者出现反射裂缝的可能性大幅降低。此外,本文推荐采用聚类分析处理纳米压痕试验数据。因为相比于解卷积分析,前者效率更高,且便于分离出各物相的微观力学性能,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为将F-LSBC应用到路面结构中,通过ABAQUS软件建立了F-LSBC上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基于路面结构S1~S7的力学响应分析,最终推荐路面结构S4,即F-LSBC上基层、CTB下基层和二灰碎石底基层均为20 cm。此时,所有上面层以及F-LSBC上基层受压;CTB下基层和二灰碎石底基层受拉,且分别约为各自容许拉应力的50%和75%。
其他文献
在这个经济危机、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等全球性威胁层出不穷的时代,国家间的依存度、关联度更盛从前。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与解决方法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在此背景下,为适应全人类的共同需求,全球治理理论应时、应势而生。全球治理的本质在于对全人类事务的管理,事关全人类共同利益之维护。早在全球治理概念正式提出以前,国际社会就在实现对全人类事务的有效管理上进行了诸多探索,内容涵盖政治、经济以及法律的方方面面,在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一种利用高能放射线杀死恶性肿瘤的局部治疗手段,其目的是在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消灭或减少肿瘤细胞。现代放疗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医学影像设备,其应用贯穿临床决策、模拟定位、计划制定和放疗实施等环节,为临床提供了多层面、多角度、多节点的图像数据,保证了肿瘤在放疗过程中可以被看得清、照得准。由于成像原理和应用环境的差异,不同模态的医学图像数据间既存在冗余信息,又充斥着大量
在新型城镇化的指导下,当前我国城镇化重点正在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由外延式规划向内涵式规划转变,城乡规划学对日常生活的微小空间叙事的关注被提上日程。街头摊贩活动是一种古老的交易形式,一直延续至今;我国现阶段,街头摊贩空间仍是城市日常生活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街头摊贩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城市问题,是城市日常生活矛盾的一个焦点;城市街头摊贩空间中的小事件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从城乡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人们期望通过简便易操作的检测方法,获得精准且丰富的与疾病相关的诊断信息。然而,在实际的临床诊断中通常采用大型免疫分析设备,虽然其检测灵敏度可达pg/m L级别,但是检测过程繁琐,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而且仪器的购买成本和维护成本高昂。二十世纪70年代,伴随着胶体金标记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两种经典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垂直流免疫分析技术(斑点金免
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SPPs)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场束缚性和非衍射极限的电磁波模式,它能够在深亚波长范围内沿有纹理的导电表面传播。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SSPPs在新一代光电集成技术、光电异常透射、生物探测、光子聚束效应、高精度成像、雷达检测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集成度、小型化、高性能的SSPPs是当前国际
细胞膜作为重要的生物表界面,承载着诸多生命过程,基于细胞膜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创新应用日益增多,显示了细胞膜界面的独特意义和重要价值。在细胞膜界面上,最为显著的结构特征就是跨膜不对称性,涉及到构成细胞膜的磷脂、蛋白质和糖类等各种分子。以往对细胞膜跨膜不对称性的研究常常将关注点集中在膜蛋白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同样重要的磷脂跨膜不对称性。这一方面是由于膜蛋白显而易见的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是受限于细胞
电池使用寿命短、丢弃时对环境污染严重,目前,利用能量回收技术采集机械振动能量,成为替代电池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压电陶瓷材料与矩形悬臂梁结合是压电能量采集器的常用结构。压电陶瓷材料的谐振频率通常高于生活中的振动源频率,采用矩形悬臂梁作为压电陶瓷的衬底可以降低压电陶瓷材料的谐振频率。尽管矩形梁在增强压电材料的功能性方面(即产生电荷以驱动小型电子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基板会产生不良应变,同时能量采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癌症死亡率、挽救生命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因此,科学家们致力于开发新技术以提高对癌症的早期诊断水平。肿瘤生物标志物有许多种,如核酸、蛋白质、糖、小分子代谢物、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动力学参数以及体液中肿瘤细胞个数,这些指标可用于癌症的风险评估、诊断、预后以及预测治疗功效、毒性和复发风险。将核酸、纳米材料与各种检测仪器结合,本文开发了一系列用于肿瘤相关酶类生物标志物端粒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深入推进,亚洲区域一体化进程迅速加快,区域内的航运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然而由于近洋航线准入门槛较低,越来越多的班轮公司在这一区域加大运力投放,运力过剩的情况非常严重。因此,如何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船期、控制航速以及优化航线布局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从而在激烈的区域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成为了近洋集装箱班轮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系统归纳和分析当前有关
语块是一种无法凭借语法规则进行分析与推衍,内部意义高度凝固且高频出现的预制性语言成分。目前对其的心理加工处理与书面产出研究,所得结论仍存在较多的不一致之处。语块的认知加工方式,以及它对书面文本产出的影响,是本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两组线上反应时实验和一组线下语料库分析,对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语块心理加工方式与书面语块产出进行了探讨。实验一采用反应时和语法判断任务的研究范式,对语块的认知加工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