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标权价值评估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评估业务中商标权价值评估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一方面反映了企业对商标权价值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要求评估人员不断研究商标权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对于商标权的评估,国内更多的是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原因在于成本法一般不能真实反映商标权内在价值,市场法在实践中存在数据收集困难等问题。但收益法中折现率作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具有较大主观性,为了探索其他更好的评估方法,全文围绕商标权具有实物期权的特点因此可以用实物期权定价的方法进行评估的观点展开论述。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和动机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创新点在于将一般用于投资决策中的实物期权定价中的B-S模型进行改进后用于商标权价值的评估中,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此方法能够较准确的计量出商标权的价值,但是只考虑了一种期权即看涨期权,没有考虑延迟期权、紧缩期权、放弃期权的情况,无法计算出多重期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商标权价值的影响,更不能直接明了的为企业提供决策。文章第二部分阐述了商标权和实物期权的相关理论出发,详细论述了商标和商标权的概念与作用,再进一步说明商标权价值可分为成本价值和收益价值。为了将实物期权定价法应用于商标权价值的评估中,笔者从期权的概念引入实物期权的概念,并结合商标权的特点将实物期权分为延迟期权、扩张期权、紧缩期权、放弃期权。文章第三部分论述了商标权的价值类型和评估传统三大方法即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以及这三种方法在实践中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文章第四部分首先论述了实物期权应用于商标权价值评估的可行性和难点,详细论述了实物期权定价的原理即“无套利均衡原理”,在实物期权定价模型中的B-S模型结合上商标权的特点引入新的参数并进行模型的改进,构建商标权的B-S定价模型。文章最后一部是为了证实实物期权模型确实能用于商标权价值评估而且评估结果甚至比传统收益法更令人满意,引入实际案例并分别采用收益法和实物期权模型评估出商标权的价值。最终结果是二者相差不大,但是实物期权模型的评估结果高于收益法的评估结果。实物期权模型在商标权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为传统的评估方法提供了新的评估思路,有利于丰富我国商标权价值评估的理论,但实物期权模型在评估方法的运用上有很多细节还值得继续探索,使得实物期权模型能够广泛得运用于实践中,能够为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