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多药耐药性颞叶癫痫模型,以海马细胞外液GABA浓度、海马细胞GABA(A)和GABA(B)受体表达以及海马CA1区锥体细胞钠通道电流的变化为观察指标,探讨海马电刺激治疗耐药性颞叶癫痫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230只制作慢性杏仁核点燃癫痫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用经典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进行筛选,根据癫痫大鼠对药物的反应区别出耐药癫痫大鼠及药物敏感大鼠用于下列实验:1)用微透析方法收集脑组织细胞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海马电刺激后GABA含量的变化;2)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电刺激后脑组织内GABA(A)和GABA(B)受体表达的变化;3)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海马电刺激后GABA(A)和GABA(B)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4)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观察海马电刺激后脑细胞钠通道电流的变化。结果:1)在全部大鼠中成功点燃120只(点燃成功率52%),其中112只大鼠完成筛选过程,筛选出耐药性癫痫大鼠30只(癫痫耐药率26.8%);2)脑细胞外液GABA浓度的变化:海马刺激组8-9AM和8-9PM两个时段的GABA浓度分别为32.69±7.80(μg/ml)和35.76±6.27(μg/ml),各时段的GABA浓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58±6.87(μg/ml)和31.50±4.87 (μg/m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GABA(A)和GABA(B)受体表达的变化:与耐药对照组比较,海马刺激组GABA(A)受体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变化,但其表达的灰度值降低,提示GABA(A)受体表达增强,GABA(B)受体阳性细胞数增多、灰度值降低,表明GABA(B)受体表达增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海马刺激组GABA(A)和GABA(B)受体mRNA的ΔCt值和2(△△Ct)分别为4.180±0.386和1.120±0.324,与耐药对照组比较,其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5)膜片钳全细胞记录观察结果表明,海马刺激组钠通道电流峰值及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偏移,失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偏移,钠通道失活后恢复时间延长。结论:海马电刺激可以增加耐药性颞叶癫痫大鼠脑细胞外液GABA浓度,增加脑组织GABA(A)和GABA(B)受体的含量,增加GABA(A)和GABA(B)受体mRNA的表达,并可降低脑细胞兴奋性,减少癫痫性电活动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