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吡啶铁配合物光/电催化还原CO2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zxcasdqwez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引起了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问题。利用可再生光能和电能驱动分子催化剂将二氧化碳(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或液体燃料是缓解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和能源问题的理想方式之一。目前,已有许多贵金属分子催化剂被研发,而基于非贵金属分子催化剂的研究较少,从经济性和持久性考虑,未来研究的关键在于研发廉价且稳定的高效分子催化系统。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以廉价金属铁作为催化剂中心金属,催化剂配体使用能稳定低价态过渡金属的聚吡啶,通过改变吡啶配体搭配和结构来优化中心金属的配位环境,从而提升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本文研究了多联吡啶铁(Fe)配合物的光、电催化性能,并且与其他非贵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效率进行了比较。具体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五齿喹啉-吡啶铁配合物[Fe(dqtpy)(H2O)](ClO4)2(dqtpy=6,6’’-di(quinolin-8-yl)-2,2’:6’,2’’-terpyridine)作为分子催化剂,使用廉价有机染料紫红素(PP)作为光敏剂和1,3-二甲基-2-苯基-2,3-二氢-1氢-苯并[d]咪唑(BIH)作为电子给体,建立了一个非贵金属分子光催化体系。[Fe(dqtpy)(H2O)](ClO4)2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还原CO2活性,还原产物为一氧化碳(CO),其转化数(TON)为544,选择性为99.3%。当催化剂中心金属由铁更换为钴或镍时,系统催化效率降低了,CO的TON分别为8和15。此外,在电催化还原CO2时使用2,2,2-三氟乙醇(TFE)作为牺牲剂,三种配合物均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还原CO2活性。其中,钴和镍配合物光催化还原CO2的活性较低,主要是由于Co I/Co0和Ni I/Ni0的氧化还原电势比PP-/PP2-的更负,而Fe I/Fe0的氧化还原电势比PP-/PP2-的更正,因此铁配合物的催化反应更容易发生。2、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吡啶铁配合物的催化性能,在上一章的基础上通过调节配体的结构,增加吡啶基来合成了五联吡啶铁配合物[Fe(qnpy)(H2O)2](ClO4)2(qnpy=2,2’:6’,2’’:6’’,2’’’:6’’’,2’’’’-quinquepyridine)作为分子催化剂。使用Ru(phen)3Cl2(phen=1,10-phenanthroline)作为光敏剂和BIH作为电子给体,建立了一个在乙腈(Me CN)/水(H2O)溶液中的分子光催化体系。[Fe(qnpy)(H2O)2](ClO4)2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还原CO2活性,还原产物为CO。当Me CN/H2O为1:1(v/v)时,CO的TON高达14095且选择性为98%。H2O的加入提高了体系的光催化活性。相同条件下,五联吡啶铁配合物的光催化效率优于五联吡啶钴、镍、锰配合物和其他吡啶铁配合物,吡啶基的增加优化了中心金属铁的配位环境,提升了体系的催化效率。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燃料电池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和高功率密度、绿色环保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近年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取得了显著进步,已经开始在汽车工业中进行商业应用。然而,PEMFC仍然很昂贵。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ydroxide-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是新兴的燃料电池技术,与PEMFC相比具有潜在的成本优
学位
学位
氢能具有来源丰富、比能量高、燃烧产物无污染等许多突出的优点,可作为优良的储能载体。目前常用的电化学分解水,是一种极具前景的制氢途径,但其反应效率受到动力学迟缓的析氧反应(OER)及其电催化剂活性较低所严重限制。除此之外,全水解电解池由于H2和O2的同时析出,易产生可燃爆的H2/O2混合气体,使该反应体系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反应策略,采用热力学上更有利的甲醇氧化反
学位
学位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实现热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温差材料。热电材料作为新型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材料而备受广大学者们的关注。目前,人们主要研究的无机热电材料因其毒性较大、合成困难、不易加工、价格昂贵等缺点而受到限制,而有机热电材料因其合成简单、加工方便、价格低廉、原材料丰富等优点而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热电材料的结构研究主要聚集在聚苯胺,聚吡咯,聚芴,聚噻吩及其衍生物上,新结构的聚合物研究相对较少,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