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霉素对肠球菌接种效应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utwan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针对细菌应用抗菌药物时,经常出现即使体外实验敏感但临床治疗失败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接种效应的存在。研究药物对细菌是否存在接种效应,可以更合理的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因此本实验针对磷霉素、青霉素、利福平、万古霉素、替考拉宁5种常见抗菌药物对肠球菌的接种效应进行研究。   方法:   按照临床试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测定5种抗菌药物对91株肠球菌在低接种浓度(1×105 CFU/ml)和高接种浓度(1×107 CFU/ml)下的最低抑菌浓度。   结果:   对于所有受试菌株,磷霉素在高接种浓度下的MIC值波动在16-64μg/ml之间,MIC5032μg/ml、MIC9064μg/ml。在低浓接种浓度时MIC值波动在8-64μg/ml之间,随着接种浓度增加MIC升高无一例达到8倍,根据Thomsom等人对接种效应的定义,受试菌株对磷霉素均不存在接种效应;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福平、青霉素随着菌株接种浓度的增加其菌株MIC值均升高不足8倍,均不存在接种效应。   结论:   磷霉素体外药敏实验提示其敏感率较高,且不存在接种效应,可用于对于肠球菌引起感染的临床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回顾性分析40例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的病例特点。   方法:   收集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实验室检查,肌电图,头部和颈部磁共振检查分析运动神经元病4种亚
目的:   研究PD尿路症状与运动症状的关系,并应用改良IPSS对PD患者尿路症状进行研究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2年6月在本院帕金森专病门诊就
近年来,民办大学困局四起.以招生人数锐减为核心的民办职业类高校的生存挑战卓卓凸显.本文在理论探索、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力图甄别民办职业类高校生存挑战的内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