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正处于人体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这个阶段合理的训练不仅能维持良好的身体形态,还能促进身体素质的快速发展。小学田径运动是学校运动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运动可以全面、有效地发展人体各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对其他运动技术的改善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作用。并且很多体育运动都以田径运动训练为基础手段,以提高身体素质。对处在身体素质发展关键期的小学田径运动员,在小学阶段基础的田径训练能为将来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打好身体训练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发展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核心力量训练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方法,起源于上世纪末,国外医务工作者在康复过程中发现躯干肌肉力量训练的功能。近些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得到应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被引进体育中考和高考项目训练中,通过实践证明,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和体育成绩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对小学田径运动员实施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较少,核心力量训练在小学田径训练中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试图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小学田径训练中,探究核心力量训练对发展小学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影响效果,同时,为将来从事其他运动项目,打好所需的身体素质基础,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五种研究方法,将济南市历城盖佳学校20名(11-13岁)田经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10人和对照组10人,实验组和对照组男女分别各5人,并对他们进行实验干预。通过传统力量训练方法和尝试简单易行核心力量训练方法,采用实验前后的指标测试,探索核心力量训练对全面发展小学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有利于他们运动技能掌握、提高他们训练的兴趣以及运动成绩的作用。通过实验前后五项指标数据变化进行对比与分析,提出相关的对策,其最终的主旨在于为以后小学田径训练打开新的视角,更期待能够通过此文抛砖引玉,启发基层体育教师重视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运用,以便将更多合理有趣的训练方法引用到小学体育课堂和训练中。通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一线的体育教师对核心力量训练的认识程度不够,实践研究很少,导致体育老师训练时很少注重核心力量训练。2、经过12周实验后发现,对照组和实验组的50m跑、立定跳远、50m×8折返跑、前抛实心球以及闭目鹤立的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表明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都能有效地发展小学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3、12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对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最小,其原因可能是小学田径运动员在立定跳远时,主要是使用四肢的力量,没有很好的运用核心腰部肌的力量,没有达到全身协调用力。并且核心力量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不能对立定跳远所用到的腰腹肌起到很大的作用。4、经过12周两种不同模式训练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50m跑、立定跳远、50m×8折返跑、前抛实心球以及闭目鹤立的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都有显著性差异,但对比这两种不同训练模式,发现采用核心力量训练对发展小学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影响效果更加明显。5、从小学田径运动员训练的外部表现来看,核心力量训练模式较传统的常规训练模式而言,提高了小学田径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它解决了以往训练中单调乏味的现象,促进训练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减少了运动损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