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相关性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kie2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日趋尖锐”的基本国情,如何应对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同的经济模式下的耕地保护以及土地合理利用,促进土地利用结构在不同的地理区域的优化调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研究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可以为地方政府在土地利用规划、区域优化配置以及维护生态稳定方面提供有力依据,有利于实现建设用地合理有序的增长,促进社会经济稳定的发展,了解二者相关性在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对于实现不同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影响因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简单相关分析以及主成分-典型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城市圈1999-2012年间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相关性。而后,基于对各地市土地资源禀赋聚类分析的结果,将城市圈进行分区,进一步分析不同区域间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相关性所呈现的差异。得出研究结果如下:(1)土地利用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变动中出现的人口变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物品流通量、收入分配变化等从不同的层面对土地利用结构产生影响;土地利用结构从地类数量变化以及空间变化两个方面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影响。(2)就武汉城市圈而言,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各变量之间相关性显著。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比重提高将有利于发展第二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调整收入分配均衡性,但不利于第一产业的发展。农用地比重与第一产业GDP比重、人口密度显著正相关,但农用地比重的增加不利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交换结构以及技术结构的优化,而且将会拉大城乡收入比,不利于分配结构的完善。第三产业GDP比重的增加与耕地以及未利用土地比重正相关。(3)武汉城市圈所包含的9个城市按照土地资源禀赋进行聚类分析后划分为三类区域。第Ⅰ类区域包括武汉和鄂州两个市;第Ⅱ类区域包括黄冈、黄石和咸宁三个市;第Ⅲ类区域包括孝感、仙桃、潜江和天门四个市。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相关性在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建设用地比重与区域Ⅰ的社会经济结构相关性并不显著,但与区域Ⅱ和区域Ⅲ的各经济变量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农用地比重与社会经济结构的相关性在区域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其与人口密度、人均粮食、三次产业GDP比重以及城乡收入比的相关性。未利用地比重虽然与一、二产业GDP比重以及城乡收入比的相关性在区域间存在差异,但其与绝大多数社会经济指标在三个区域都呈现显著正相关。本文在构建社会经济结构指标体系时,首次尝试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交换结构、技术结构以及分配结构五个角度进行指标选择。分析两种结构的相关性时,尝试融合主成分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两种分析方法,提高了结果准确性。研究结果有力说明了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二者显著相关,并且当区域间资源禀赋不同时,这种相关性将表现出明显差异性。
其他文献
<正>对于部分初中生来说,体育是一门枯燥、乏味、负荷量大的课程。笔者认为,体育课程中如果能够添加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游戏,不仅能达到强身健体、寓教于乐
中国人的消费水平在不断升级,化妆品行业随之表现出了一个十分有潜力的发展前景。韩国化妆品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并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未来在与中国本土品牌、发
<正>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新时期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十七届中
针对厚大截面球墨铸铁件的特点,采用双晶探头、单晶探头纵波和仪器自有功能绘制DGS曲线的方法,可有效地检测出大型风电机组用厚大截面球墨铸铁轮毂中的常见缺陷。通过球墨铸铁
基准剂量法作为一种新的确定参考剂量的方法,在运用于水质基准风险评价中制订非致癌物的可接受水平时,弥补了以往采用未观察到不良效应水平(NOAEL)作为指标的不足。该方法能从
利用科学技术促进农业增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定量测算科技贡献有助于明确农业发展的目标。深入研究某一地区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测算和分析该地区
本文对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从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规范、消防技术措施、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认识关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速度。企业债券有信用风险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投资人不知道风险程度。因此 ,企业债券市场建设的核心内容在于建立高信息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党建研究会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会议期间,胡锦涛同志和习近平、贺国强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与会代表,充分体
林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必然选择。针对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