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海德格尔哲学与东方哲学思想关系的研究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禅宗是佛教进入中国后与中华文化相交融后的产物,是典型的东方哲学思想,本文研究的内容正是围绕着海德格尔哲学与禅宗思想的比较展开的。禅宗思想从缘起的思维方式达到禅宗的空的境界,并用禅诗、偈等方式来表达禅空的内在意蕴和思想;而海德格尔从此在学说到存在论上超越一切存在者的无,并用诗的语言让存在呈现出来,这两个过程间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从思维方式、终极存在和阐述其思想的方式三个层面上对二者的思想进行比较,具体来讲,从禅宗的缘起观与海德格尔的此在、禅宗的空观与海德格尔的无的思想和诗化的禅宗与海德格尔的诗化哲学这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根据以上思路,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列举了海德格尔与禅宗进行思想交流的和碰撞的史料,为研究海德格尔哲学与禅宗的关系提供了事实的根据,并介绍了国内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分别介绍了作为禅宗起源的龙树的缘起说,以及作为海德格尔哲学体系核心的此在思想,说明龙树的缘起和海德格尔的此在都不是概念所能把握得了的,并把海德格尔此在的“在世界之中”与禅宗的缘起性空进行了对比,揭示了海德格尔哲学与禅宗思想在思维方式上的相同之处。第三部分主要从禅宗思想和海德格尔哲学的终极存在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在介绍了禅宗思想中“空”的过程中阐明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思想,并解析龙树的中道空观;而海德格尔的“无”则从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分、超越“有”到达“无”和“无”作为存在的澄明三个层次说明。最后对禅宗的“空”和海德格尔的“无”进行了比较。第四部分分别介绍了诗化的禅宗与海德格尔的诗化哲学,并对而这进行比较,说明了海德格尔和禅宗在思想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第五部分,也就是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