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撞击综合症的肩峰形态学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hx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肩峰形态与肩峰撞击的关系。  方法:  将138例接受肩关节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双侧肩关节计算机断层扫描。测量的参数包括:肩峰倾斜度(AT),改良肩峰倾斜度(mAT),肩峰坡度(AS),肩峰一肱骨头间距(AHI),肩峰外侧角度(LAA),肩峰指数(AI),肩重角(CSA),肩峰前突距离(AAP)和肩峰下突距离(AIP)。组间进行肩峰形态特征比较。评估撞击组与对照组内部患侧肩部与健侧肩部之间的差异。计算每一个观察者测量的一致性。  结果:  肩峰倾斜度AT(25.90与29.41°),改良肩峰倾斜度mAT(18.88与22.64°)和肩峰一肱骨头间距AHI(5.46与6.47mm)在撞击组中明显更小。而肩峰指数AI(63.50比59.84%),肩重角CSA(31.78vs.28.74°),肩峰前突距离AAP(7.13vs.5.32mm)和肩峰下突距离AIP(5.51对4.04毫米)在撞击组中显著增大。关于撞击组与对照组内部比较,肩峰形态在撞击组中的患侧肩部和健侧肩部之间显着不同,而对照组患者的差异轻微,无显着意义。除肩峰坡度(AS)和肩峰外侧角度(LAA)夕卜,观察者内部和观察者之间的测量的参数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结论:  三维CT可准确、可靠地进行肩关节形态测量。肩峰下撞击患者的患侧较健侧肩峰形态显著不同,对照组无此差异,肩峰形态异常可能是撞击的结果,而非原因,但是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学日益兴起,网络文学其实是网络与传统碰撞的产物,是时代发展过程中的一项新兴产物。总的来说,网络文学的发展对传统文学而言有利有弊,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影响;优弊  作者简介:于爽(199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
作者简介:于文静(1995.2-),女,汉族,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01  (一)弱化历史背景的书写  任晓雯的长篇小说《好人宋没用》叙事时间跨度很大,但读过作品就不难发现作家并没有把时代背景描绘地很详细,而是有意模糊和淡化历史背景的书写,只把历史
期刊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Ⅰb2期1例,Ⅱa期5例,Ⅱb期2例)宫颈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选择卡铂、博来霉素子宫动脉或髂内
摘 要:《子夜歌》作为吴声歌曲中较有名的一篇,其最大的艺术特色便是通过运用大量的谐音双关语来表达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与情感。本文将《子夜歌》中所有的双关语按照“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类型进行了分析归纳,同时总结出了《子夜歌》运用双关这种修辞手法所产生的使诗歌情深意浓、蕴藉含蓄的作用。  关键词:《子夜歌》;双关;情感;含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2017年34例布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帮助临床医师对布加综合征的认识,提高对此疾病的诊治水平水平,并为布加综合征的临床诊
目的:  研究应用生物固定型假体Ribbed股骨柄行全髋关节置换(totalhiparthroplasty,THA)患者术后中短期疗效及股骨柄假体周围骨长入情况,为假体设计、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摘 要:《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作为冯梦龙“三言”系列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话本小说的典范,具有很高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冯梦龙这篇拟话本小说是建立在前人文言小说《珍珠衫》的基础上,重新删改、再创作的产物。在这一改写过程中,冯梦龙在线索道具、人物形象、叙述视角方面都进行了有意识的艺术加工,从而更能符合他重新构建的主题。  关键词:三言二拍;冯梦龙;话本小说;主题重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
摘 要:西华盘古女娲经歌根治当地的文化土壤,热情歌颂赞扬了上古神话人物盘古和女娲。作为当地特殊的艺术形式,盘古女娲经歌宣扬和传递着诸多美好的品质,例如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勤劳勇敢、善良智慧,心怀孝道、感恩先贤等,以瑰丽的想象和蕴藏的道理,陶冶着当地人的情操,极具教化意义。  关键词:西华盘古女娲文化;经歌;教化意义  作者简介:白璐(1991-),女,汉族,郑州人,郑州大学文学
第一部分:渐变多焦镜与非渐变镜配戴者阅读前后脑血流速度的比较目的: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测定老视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探讨配戴渐变多焦镜阅读时老视者脑血供的可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