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扩张及华南沿海地貌和系演化:来自台湾新生代地层记录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izh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的抬升及东亚边缘海的打开是新生代最引人注目的地质事件之一,不但导致了新生代东亚地貌的巨大反转和水系重组,而且深刻地改变了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但目前对这一转变过程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南海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完整地记录了青藏高原东缘及华南地貌和水系的演化过程。由于南海洋壳向东俯冲及台湾弧-陆碰撞造山,南海北缘新生代地层褶皱隆升并出露于台湾岛,因此,台湾相当于“出露的南海”,是了解南海早期扩张历史以及华南沿海地貌和水系演化的重要窗口。本文通过对台湾新生代地层破裂不整合面、泥岩地球化学及砂岩碎屑锆石年龄谱和Hf同位素的研究,对南海扩张历史及华南沿海地貌和水系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认识。南海北缘裂陷盆地如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等,都发育有裂陷期层序及裂后期层序,其间以破裂不整合接触。与此类似,台湾新生代地层也分为始新世裂陷期层序和渐新世-中新世裂后期层序。裂陷期层序以辫状河-沼泽相沉积为主,局部地区发育煤层;裂后期层序则是受海平面变化控制的浅海相沉积,含大量海相化石。在西部麓山带粗坑背斜剖面破裂不整合面之下发育的平林凝灰岩夹层,为一套厚层状杂色(棕色、灰白色及灰绿色)凝灰岩。对该凝灰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SHRIMP定年,结果显示为39.79±0.39 Ma和39.53±0.44 Ma,即凝灰岩形成的年龄为~39 Ma。结合最下部裂后层序古生物化石的研究,确定了台湾新生代裂陷盆地的破裂不整合发育的时间为39-33 Ma,指示南海开始扩张的时间应该在33 Ma之前,南海开始扩张的时间要早于现存海底洋壳的年龄(~30 Ma)。这与2014年国际大洋钻探计划(IODP)349航次在南海U 1435站位的钻探结果一致。同时,南海南、北缘裂陷盆地破裂不整合的年龄存在明显的穿时性,从北东向南西方向逐渐变年轻,显示南海的扩张具有穿时性特征。台湾西部麓山带及雪山山脉新生代地层泥岩的元素含量和比值以及εNd值在~25-~31 Ma期间均发生了突然的改变。在~31 Ma以前,La/Lu、Eu/Eu*、Th/Sc、Th/La和Cr/Th的比值分别为85.08、0.49、2.12、0.45和0.22,εNd值为-11.8~-9.3(平均值为-10.56);而在~25 Ma之后比值转变为105.4、0.62、0.16、0.31和0.13,εNd值变成-14.5~-11.9(平均值-12.96)。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谱显示,在古近纪地层中含有大量显生宙锆石,其中以燕山期(180-67 Ma)锆石为主,但几乎不含元古代(600-1000 Ma、1600-2000 Ma及2300-2500 Ma)和太古代(2500-2800 Ma)的锆石颗粒。同时,锆石的εHf(t)值的范围位于-24.1~+10之间,主要集中在-15~0。然而,在中新世地层中发生明显变化,中新世砂岩碎屑锆石以印支期(257-205 Ma)为主,同时还含有大量燕山期、元古代和太古代的锆石颗粒,锆石的εHf(t)值变化范围较大,最低为-65,最高达+15,其中大部分位于-17到+15之间。台湾西部麓山带和雪山山脉古近纪地层具有一致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分布,指示它们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在华南沿海发育有大量的显生宙花岗岩,其εNd值主要在-4~-10之间,并且燕山期及印支期锆石的εHf(t)值在-25~0之间,这些特征与台湾古近纪地层非常相似,因此,台湾西部麓山带和雪山山脉~31 Ma以前地层沉积物主要来自华南沿海地区。而在~25 Ma以后,台湾泥岩εNd值明显降低,砂岩中含有大量的显生宙、元古代及太古代锆石,其中燕山期及印支期锆石颗粒的εHf(t)值变化范围较大,并且在0-500 Ma的锆石中,有37%的颗粒具有正的εHf(t)值。通过与华夏及扬子陆块出露岩石特征对比,下扬子地区老的沉积物有较低的εNd值(最低达-20),同时,河流沉积物碎屑锆石显示,该区燕山期、印支期及新元古代的锆石颗粒显示出较大的εHf(t)值变化范围,最低达-50,最高达+15。这些特征与台湾中新世地层很类似,据此推断,台湾西部麓山带和雪山山脉~25 Ma以后地层沉积物可能来自下扬子地区,扬子陆块已成为台湾新生代地层沉积物的重要来源。台湾古近纪地层碎屑锆石年龄组成与闽江河口一致;而中新世地层与下扬子地区和长江河口沉积物的年龄谱很相似,与闽江则差别较大。据此认为闽江水系可能作为台湾古近纪地层主要的物质传输途径,而中新世地层的物质传输途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台湾西部麓山带及雪山山脉泥岩地球化学及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在晚渐新世(~31-25 Ma)均发生突然的改变,指示源区由沿海向内陆迁移,暗示东亚地貌发生了重大转变。南海北缘各盆地沉积物物源发生转变的时间同样存在明显的穿时性,即从北东向南西逐渐变年轻。如在台湾地区物源转变的时间为~31-25 Ma,在ODP1148站位和珠江口盆地是~27-23 Ma,在莺歌海-琼东南盆地中为~13 Ma。结合破裂不整合自北东向南西的穿时性特征,显示南海的渐进式扩张及其对华南沿海盆地物源、地貌及水系的早期演化有重要的影响。随着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以及华南沿海地区的热沉降,东亚地貌发生重大的反转,东倾的地形为水系向内陆的侵蚀袭夺提供了动力。青藏高原的快速抬升及东亚边缘海的打开控制着东亚新生代地貌及水系的演化。
其他文献
企业集团会计核算体系的建设涵盖集团财务组织架构设置、会计核算统一标准制定、会计信息系统整体规划等方面,当前集团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普遍存在财务组织架构设置不合理、会
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是每一个西部人的梦想.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欠发达地区如何发挥金融主导、杠杆作用,促进本地区经济、金融同步发
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仍含有大量有毒和难降解污染物,对环境具有严重的危害,采用缺/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NMBBR-MBBR)复合生物短程脱氮技术对煤化工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试
新滩滑坡预报成功的意义及变形监测(代序)孙广忠(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一、新滩滑坡预报成功的意义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纪念新滩滑坡预报成功十周年,我表示热烈祝贺!人类生存必须有
随着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快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中国高等教育学学位授权点发展速度与指导教师队伍不匹配、分布呈现区域非均衡化状态,而
为研究紧体鱼尾裙最佳合体美感与人体下肢行走的最小尺度存在着关联性,根据鱼尾裙鱼尾展开处位置的不同,通过对鱼尾展开处人体的部位进行测量分析来确定鱼尾展开处围度大小的
学业评价标准明确了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生理与心理上的客观差异使得学习数学过程中发展的差异也客观存在.笔者认为可以从评价环境、评价目标、评价方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电网各个系统提供的数据不断膨胀,运行人员及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文章研究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系统设计方法的核心——态势感知导向设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