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查·赖特是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在经济大萧条至黑人权利运动高涨的三十余年中,美国黑人文学集中表现了黑人在种族歧视下的生存状态。赖特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儿女》、《土生子》和自传《黑孩子:童年和少年时代之记录》,成功地揭示了美国的社会现实及其对黑人所产生的影响,开创了抗议小说的先河。赖特早期的这几部作品深入人心,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值得注意的是,移居法国后,他基本上摈弃了早期的创作模式。1953年出版的《局外人》是赖特后期较为重要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反映了赖特在创作上试图突破黑人作家身份的局限,不仅仅关注黑人的问题,而且力图探讨超越种族的、关于人类存在的终极问题。对于赖特的《局外人》,评论家大多持批判的态度。他们认为,赖特脱离了美国的社会生活,失去了创作的土壤,因而这部作品失去了以前作品中表现出的“抗议”力量。国外的评论家大多从存在主义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认为它是受法国存在主义思想影响的存在主义小说,是对法国存在主义小说的拙劣模仿。国内对这部作品关注很少。本文主要探讨该作品的共产主义主题、存在主义主题、爱情主题和死亡主题,试图阐明赖特创作思想的嬗变。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小说中的人物关系、人物经历等方面探讨小说的共产主义主题,并结合作家的生活经历分析指出赖特对美国共产党持批判的态度及其原因。第二章主要剖析小说的存在主义主题,分析赖特对黑人边缘人地位的思考、对“人”的存在的探究及对自由的追求。第三章阐释小说的爱情主题,主要探讨作家描写黑人男主人公戴蒙和白人女性依娃之间情爱关系的艺术意义。第四章论述小说的死亡主题。笔者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对小说中的谋杀、自杀事件进行分析,探讨作家对人生、对现实创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