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藤茶品质的影响及其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的提取、纯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y200611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W.T.Wang)是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藤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等省区,是我国民间一茶用、药用植物,富含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物质。我国壮族和瑶族人民将其幼嫩茎叶制成保健茶,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黄疸型肝炎等症。有关藤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藤茶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及黄酮的功能活性等方面。本文首次探讨了施肥条件对藤茶黄酮等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了藤茶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的提取条件;筛选了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藤茶黄酮的分离纯化条件以及葡聚糖凝胶对藤茶黄酮的纯化效果,以期为藤茶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1.施肥条件对藤茶品质成分的影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农家肥5种肥料对藤茶黄酮等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肥料对藤茶中黄酮、多酚类物质、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水浸出物以及矿质元素的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施磷、钾肥的藤茶中黄酮、多酚、可溶性糖及水浸出物的含量增加显著,Ca、Mg、Cu、Zn等矿质元素也显著提高。施用氮肥有利于藤茶中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及水浸出物含量的提高。复合肥有利于藤茶中Ca、Mg、Zn、Fe等矿质元素的积累。2.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的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温度、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藤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时间、料液比极显著影响藤茶黄酮的提取率,建立的回归模型显著性检验达极显著水平,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能较好地拟合。确定藤茶黄酮的最佳浸提条件:提取温度为77.5℃,乙醇浓度65%,料液比1:40,浸提时间90min。3.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工艺的优化选用11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藤茶黄酮进行了静态吸附与解吸附试验。结果表明,1号树脂适宜于藤茶黄酮的分离纯化,对黄酮的吸附量为41.12mg/g,解吸率为92.12%。通过动态吸附试验对1号树脂有关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黄酮上样浓度6—7mg/ml,上样体积为柱体积的1/3,流速1.8ml/min,用95%的乙醇进行洗脱,可达到较好的洗脱与纯化效果,黄酮的洗脱率可达90%左右,洗脱出的黄酮纯度达65%左右。进一步利用Sephadex LH-20层析柱进行分离纯化,制得的黄酮纯度达74.40%,二氢杨梅素含量达67.12%。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寰枢椎肿瘤手术显露与根治性切除的可能性和方法 ,以及枕颈内固定技术。方法 :对 19例经手术治疗的寰枢椎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中 16例获平均 32个
林隙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小规模干扰,在森林的结构、动态和多样性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森林生态学研究的最活跃领域之一。间伐作为最重要的营林技术之一,对森林的可持续经
新酿制的葡萄酒酒质粗糙不圆滑,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贮存,从而使其刺激性减弱,入口更为柔和,整个酒体丰满协调,但自然陈酿过程缓慢,生产企业就需要备有大的库房和大量的盛酒容器,占用
论文由学术史、导论、四个章节及结语构成。学术史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表征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尚且存在的问题。导论部分从英文词汇“representation”的翻译问题谈起,对整个
针对电子仪器自动检定/校准测试软件设备无关性和代码重用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通用接口层的检定/校准测试系统体系结构,通用接口使仪器设备的控制细节对上层测试控制程序透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急剧膨胀,耕地非农化规模日益扩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经济要发展,耕地也要保护。经济发展不能获得必需的
目前,挤压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为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在这里,挤压蒸煮实质就是将物料置于挤压机经高压蒸煮,淀粉颗粒中大分子之间的氢键削弱,造成淀粉颗粒的部
本课题选择传统中药蔓荆子及其原植物单叶蔓荆为研究对象,紧密围绕蔓荆子种质资源和抗PMS作用机制研究的需要,主要涵盖以下两个方面内容。首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蔓荆子药
从“八五”到“十五” ,广西经济发展经历了加入世贸组织、东盟的重大历史机遇 ,产业结构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变。通过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 ,第三产业凸现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为列当科肉苁蓉属的多年生专性根寄生植物,其寄主为藜科的固沙植物梭梭。肉苁蓉种子在梭梭根系附近可萌发芽管形成吸器,通过吸器侵入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