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编译置换的指令随机化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3599907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令集随机化技术是一种通过随机变换程序指令编码来抵御代码注入攻击的新型防御技术,改变了传统安全防御易攻难守的被动局面,实现了对已知和未知代码注入型漏洞攻击的主动可控防御。为了摆脱现有指令集随机化技术存在的编码难、安全性差和性能损耗大等问题,本文对低开销、高安全、实用性强的新型指令随机化技术开展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编译置换的指令随机化技术。  本文首先研究注入代码(ShellCode)的构造原理,提取出ShellCode执行的三种模式,选取ShellCode必要指令作为随机化对象,在不降低防御效果的同时减少了随机化指令的数量;设计随机化指令映射规则生成器,在编译过程中实现关键指令的随机置换,提高了指令随机化编码的精确度;最后基于动态二进制分析平台实现了一个运行环境,支撑随机化程序的动态解码与执行,可以实现对攻击的感知与动态决策,为该环境添加内存保护策略,防御针对动态二进制分析平台的攻击。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编译置换的指令随机化原型系统CIRE(Compiled Instruction Randomization Emulation),其关键技术包括:给出一种基于ShellCode执行模式的随机化指令选择方法,设计指令随机化规则生成算法;设计指令随机化分析框架,完成编译阶段指令的置换工作;研究函数单元指令定位技术,通过内嵌反汇编器得到指令在函数单元内的偏移;研究编译阶段指令随机置换技术,在编译过程中实现部分指令的随机置换;研究并实现了基于DynamoRIO的随机化程序动态执行技术,对随机化指令进行还原使程序正常执行;实现了动态二进制分析平台的内存保护技术,阻止攻击者利用动态二进制分析平台漏洞对程序进行攻击;实现了攻击感知技术,可以智能感知恶意代码的攻击,并对被随机化的ShellCode指令进行流向分析。测试时利用Metasploit攻击CIRE保护的软件,同时计算ShellCode指令随机化率和时间开销,结果表明,CIRE完全防御了Metasploit中的200个ShellCode的攻击,且平均性能损耗<15%。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编译置换的新型指令随机化技术,在功能延展性、运行时间开销和系统安全性三个方面与现有指令集随机化技术对比,所提技术有更好的扩展性和安全性,且可以在较低时间开销下防御代码注入型攻击。
其他文献
电信商旅平台是电子商务和电信企业信息系统相结合的产物.当前,转型成为了各电信运营商采取的应对世界经济和电信产业发展的形式变化的强有力措施.号码百事通作为中国电信的
AdHoc网络是一种节点可任意移动的具有高度动态拓扑结构的自组织网络,也被称为“移动多跳网络”。网络中每个节点兼备路由器和主机两种功能,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使得
燃料结算管理是电厂燃料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厂燃料结算快速、准确、灵活简单是提高结算效率,加快资金周转的重要保证。并且对于保证电厂安全供煤,提高发电经济效益有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市场细分,物流企业中物流车辆的总拥有量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对货物储运管理系统的功能、性能、扩展性、灵活性、安全性以及先进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
视觉感知是人类的主要信息源,人类感知外界信息的80%来自视觉。使计算机能像人那样通过视觉来观察和理解世界,并具有自主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人类多年以来的梦想。但是,当前视觉
现实世界的很多复杂系统(如社会网络、蛋白质交互网络、因特网等)都是由相互联系的实体组成的,自然地以网络的形式存在或者可以用网络来表示。社区结构刻画了网络中节点间关系的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快速的、非接触式的识别技术,基于低成本、易使用、技术成熟等特点,RFID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RFID企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和开发一个半导体设备的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eBox作为硬件平台和嵌入式Linux作为操作系统。根据用户的要求,在Qt/Embedded开发环境下,用C++
伴随着信息革命的快速发展,GIS已成功和Web技术相结合,把 GIS空间数据管理推进到 WebGIS空间信息服务。随着公众对地理信息应用新的需求和新技术的出现,现有的WebGIS产品表现出
随着网络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如何保证信息安全,特别是在非安全的网络信道中传输信息的安全性,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密码技术作为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一直是信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