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甲隶属于鞘翅目叶甲总科叶甲科龟甲亚科。本文系统研究了潜叶铁甲的生物学和多样性,对其寄主植物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铁甲的食性分化,通过测量其寄主叶片的物理性状来探究潜叶铁甲的寄主选择性,结果如下: 1、对7种代表性潜叶铁甲:长刺趾铁甲Dactylispa longispina、中华叉趾铁甲D. xanthopus、锯肩扁趾铁甲D. subquadrata、枣掌铁甲Platypria melli、蓝黑准铁甲Rhadinosa nigrocyanea、 中华三脊甲Agonita chinensis和淡色平脊甲Downesia tarsata的成虫及变异情况进行了详细描述,首次对其幼期(卵、幼虫、蛹)形态及生物学进行描述,并编制了蛹态分属检索表。 2、已报道的潜叶铁甲共383种,主要集中在Chalepini和Hispini族,种数最多的属为趾铁甲属Dactylispa,其次为Promecotheca属和Xenochalepus属;潜叶铁甲的寄主植物种类繁多,共35目80科443属,其中禾本科最多;不同潜叶铁甲的寄主范围差异明显,在族级水平,Chalepini和Hispini族寄主范围最广泛,而属级以趾铁甲属寄主植物最多;潜叶铁甲在族级和属级阶元的种数与其寄主植物种数、属数和科数均呈明显的正相关;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潜叶铁甲也有明显不同,在科级水平上以禾本科的铁甲种类最多。 3、潜叶铁甲寄主植物谱系分析结果表明:潜叶铁甲的寄主植物主要分为真双子叶、单子叶和木兰类3大类群;从族级阶元来看,Chalepini族寄主以双子叶植物中的锦葵类、豆类和菊类为主;Hispini族寄主中双子叶种类丰富,主要为蔷薇类和菊类,但其单子叶寄主种数却远高于双子叶,主要为鸭跖草类(尤其是禾本科);Gonophorini族主要以单子叶棕榈科、禾本目、姜目和兰科等为主;Sceloenoplini族寄主种类繁杂,主要有单子叶的鸭跖草类和天南星科、双子叶的蔷薇类以及木兰类的肉豆蔻科;Coelaenomenoderini、Cryptonychini和Promecothecini族寄主组成基本一致,均有姜目、棕榈科和禾本目;Oncocephalini族寄主多为旋花科和姜科植物;Hispoleptini和Prosopodontini族仅有棕榈科寄主;食性分析表明,潜叶铁甲的初始寄主应为单子叶植物,后逐渐转移到双子叶植物。 4、对潜叶铁甲寄主植物、海南霸王岭以及赣州峰山的潜叶昆虫寄主植物的叶片形态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铁甲寄主植物的叶长、叶面积、叶周长和叶长宽比均显著较高,说明铁甲相对其他潜叶昆虫而言,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更倾向于叶片较长、面积较大的种类,这可能是因为铁甲幼虫体型比其他类群的潜叶幼虫更大。叶片大小分级和叶型的统计表明,铁甲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偏小型叶和中型叶,或者披针形叶片的植物种类。 不同潜叶铁甲取食不同寄主植物,而不同寄主植物上亦有不同铁甲寄生,两者存在着显著相关。铁甲寄主逐步由单子叶植物转移到双子叶植物,食性的分化最终演化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铁甲对寄主植物的叶片物理形态有着很强的选择性。综上所述,潜叶铁甲与其寄主植物存在明显的协同进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