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我国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实践需要和现实要求,习近平将生态扶贫纳入精准扶贫方案中,它是一种新型的扶贫方式,以绿色、高效为特点,以扶贫开发工作与生态保护实现“双赢”为目标,较好地将摆脱贫困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让贫困群众切实从生态建设和保护中得到更多实惠。建立生态扶贫长效机制有利于巩固扶贫效果、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本质上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观,这一观点始终坚持从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实际出发,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为宗旨,将生态与贫困、生态与文明、生态与永续发展等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切实有序地推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学习和践行习近生态扶贫思想,对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观,坚持生态优先,注重生态理性和经济理性的有机统一,推进绿色精准扶贫,促进贫困地区从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以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推动贫困地区建设生态宜居、宜游、宜业、宜养的美好生活,彻底消除贫困并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及其哲学基础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理论逻辑,重点分析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哲学底蕴,以及对生态扶贫思想的实践进行探索。一方面,从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的形成入手,分析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产生的必要性和先进性。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的形成包括两部分,一是其鲜明的时代背景,二是其深厚的理论渊源。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的产生首先符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其次是解决我国贫困地区生态与减贫之间矛盾的迫切需要,再次是破解当前生态扶贫工作面临困境的现实需要,最后是当前国际社会重点关注生态保护与社会公平的国际趋势要求。顺应时代产生的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也不能忽视其理论根源。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以及中国历代领导人的生态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并在中国的生态建设和反贫困实践中不断丰富创新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另一方面,重点结合我国脱贫攻坚的实践,归纳出生态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进一步进行经验总结,系统梳理出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路径。同时,阐述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中体现出的哲学蕴含,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等内容。总的来说,研究习近平生态扶贫思想,了解其产生的基础,探析理论背后的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探索其实践路径和现实意义,是为了更好的指导脱贫攻坚实践,保障脱贫成果,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