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资源资产是国民自然资源核算体系的起点,深化自然资源会计核算的供给侧研究着眼于资源开采型行业——采掘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资源供给带动产业发展、以环境为代价拉动GDP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带来破坏性开采、煤炭产能过剩、生态失调等不可逆后果,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自然资源国民核算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议题。采掘业是自然资源资本化与经济价值输出的源头,也是环境治理与资源保护的落脚点。因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下,加强采掘业自然资源动态监管,协调资源开采与经营收益,应着眼于采掘业自然资源资产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微观层面自然资源资产研究侧重于资源型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与矿产资源储量披露,自然资源资产综合管理研究停留在宏观层面,前者规范自然资源核算会计实务,后者拓展自然资源资产信息披露模式,本文借鉴后者研究成果厘定采掘业自然资源资产概念,采用规范研究法简述相关会计实务。选取越界开采煤炭及伴生矿产资源的ZD煤矿为调研企业,列举采矿权、煤炭伴生品、转供水资源、土地使用权等自然资源现有核算与披露,详实阐述我国采掘业自然资源资产会计核算粗糙与信息披露粗略的共性问题。从企业自身建设与外部环境深入探讨案例问题成因,分析遵循经济实质是企业“先上车后补票”的无形自然资源资产会计处理的核心;建议企业拓宽自然资源认定,将非生产性自然资源纳入企业自然资源管理;在不改变原有会计规范基础上,设立自然资源资产科目及明细归集实物量与价值量变动进行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研究创新之处是建立一套自然资源信息披露报表,包括矿产资源储量披露信息、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表以及自然资源资产表,由此形成较为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信息披露模式,旨在有效衔接宏观自然资源资产编报框架,提升企业自然资源信息披露价值,便于政府部门及外部信息使用者综合评价企业自然资源效用与环境绩效。我国目前尚无企业自然资源资产披露先例,采掘业具有自然资源储量可测量、资源流转易于记录、品类划分清晰的先决条件,在产权明晰、界定明确、核算准确的前提下,可以此文为鉴,深入探索企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