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解理论视角下小说叙事的转喻机制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43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转喻研究认为转喻只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段,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证明转喻在本质上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近年来,人们对转喻解释力的研究不再局限于词汇、句法方面,还拓展到篇章层面。其中,概念转喻与小说叙事之间的接口研究,主要从对叙事的三要素,即人物、背景和事件的描写中探索概念转喻与叙事的宏观结构之间的关系,证明转喻思维在小说叙事构建和理解上的重要作用。  本论文试图借识解这一认知语法概念来解释概念转喻与叙事结构之间的关系。根据认知语法理论,识解指人们观察或描述某一情景时所采用的不同方式或角度。识解是基于人类经验的,能够体现人类的认知心理过程;转喻也是基于人类经验,是人类认知方式在语言方面的体现。识解维度的提出为叙事过程中作者转喻思维的产生提供了理论阐释的可能,可为作者的叙事描写提供认知解读。本文尝试将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和识解理论进行融合,从突显、聚焦、详略度和视角四个维度系统考察小说叙事中转喻机制背后的认知理据。论文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识解理论与转喻理论结合研究的可行性,然后概括出小说作者在刻画人物、描写背景和呈现事件时所运用的概念转喻类型,最后从识解的四个维度对不同的转喻思维进行详细的定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转喻思维对构建叙事和篇章意义的重要作用,体现出识解维度在小说作者构建叙事过程中的操控作用。  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1)小说作者的识解方式是其在构建叙事时运用不同概念转喻的认知理据。(2)描写人物、背景时转喻喻体的选择往往是突显识解认知的结果。(3)描写事件或人物的言语行为时运用的事件转喻和言语行为转喻往往是聚焦维度作用的结果。小说作者也会根据内外视角来突显某动作,该类型的转喻有时也是视角维度作用的结果。(4)从叙事结构、叙事布局和叙事推理的角度分析,转喻推理往往是详略度维度作用的结果。(5)小说叙事中的转喻式描写离不开四种识解维度的影响,后者或单独或交织作用于前者。  本论文是将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与概念转喻理论进行接口研究的一次尝试。研究证明,识解理论可以为叙事中的概念转喻提供一个系统的认知阐释框架,并为揭示该转喻机制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理论工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认知语言学对叙事转喻机制的研究,同时,该研究也是对识解理论研究的重要补充。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形象是有关异国的固定模式,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性表现。在大量的东方文本中,东方被建构成了充满神秘具有新奇,怪诞和不可理喻等本质特征的他者形象体现了西方对东方,强势文化对弱势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自动性作为一种快速、不费力的语言使用能力,被研究者认为是二语习得的最终目标。但相关的实证研究不多,尤其在语法层面的研究十分少见。国内利用实验心理
《指环王》是托尔金的成名作。自1954年推出以后,立即风靡欧美,至今仍长盛不衰。它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这部小说实质上是一个蕴涵丰富原型的现代神话。实际上,托尔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