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本底匮乏,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影响,可用水资源量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同时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红碱淖流域是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遗鸥的重要繁殖和栖息地,又隶属呼包鄂榆重点经济开发区,煤炭、石油资源开发面临强劲需求,因缺乏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控,遗鸥生境受到严重威胁,地区间水事矛盾不断升级。因此,本文结合内陆河流域特殊的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定位,生态视域下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调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针对当前水资源调控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红碱淖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的特点,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资料分析、理论研究、数学模型创建、技术方案分析比选等多种手段,釆用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系统研究方法,在对变化环境下水资源承载力、基于特定目标的内陆湖泊生态系统需水量、生态视域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统筹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水资源综合调控模型,提出了红碱淖流域水资源调控优化方案。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提出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变化环境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方法。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从流域产汇流机理出发,通过分析气温升高、植被变化、水利工程建设、用水情况变化等因素对水资源量的影响,进而提出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方法。⑵改进了内陆河流域特定目标下的生态环境需水预测方法。针对内陆河地区生态环境特点,提出了改进的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预测方法;考虑特有保护目标生境的要求,提出了生物数量与湖泊水量相关的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预测方法。⑶分析了生态视域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与水资源需求。结合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理论,以生态文明为理念,分析了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响应联系,研究了生态视域下的内陆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提出了能够支撑生态脆弱区适宜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下的水资源需求。⑷建立了统筹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互动关系的水资源综合调控模型。基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深入剖析资源、经济、环境互动关系基础上,融合水文学、水资源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及系统工程等多学科理论,探讨了水资源综合调控目标及原则,建立了统筹资源-环境-经济互动关系的水资源综合调控模型,提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和求解流程。⑸提出了红碱淖流域水资源综合调控优化方案。针对红碱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考虑红碱淖地区水文资料匮乏、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环境变化剧烈、水事纠纷突出等问题,在分析红碱淖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预测生态需水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运用统筹资源―环境―经济互动关系的水资源综合调控模型,提出了水资源综合调控优化方案,填补了红碱淖流域水资源调控与管理的多项空白,为今后红碱淖流域的水资源利用、配置、节约、保护、调控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