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橡胶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混凝土受到业界的广范关注。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力学性能、抗渗、收缩等方面,还没有针对在硫酸盐、海水等侵蚀介质作用下的抗冻耐久性能研究。本课题组的前期试验表明掺量为30kg/m3的120目(11μm)精细胶粉的混凝土抗冻性能最好。因此,本文选用此种掺量及目数胶粉掺加到混凝土中,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不同水灰比橡胶混凝土在淡水、5%硫酸钠溶液、海水三种侵蚀环境下冻融侵蚀规律,从微观角度对橡胶混凝土的抗冻机理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胶粉对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基本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情况。研究成果主要有:(1)拌合物及力学性能方面:胶粉的掺入降低了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和表观密度,硬化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静弹性模量。(2)在不同侵蚀介质中的抗冻耐久性方面:橡胶混凝土在三种不同侵蚀介质中均表现出比相应的普通混凝土优越的抗冻性能,胶粉的掺加明显增强了混凝土在侵蚀与冻融双重作用下的抗冻性,随着水灰比增大,这种增强作用逐渐变小;橡胶混凝土在不同侵蚀溶液中冻融破坏形式不同:在海水中,橡胶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为主,同时外观表现出明显的表面剥落;在5%硫酸钠溶液中,橡胶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以质量损失为主,表现为突然出现裂缝致使结构松散破坏,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相对缓慢;在淡水中,橡胶混凝土以质量损失率达到临界值而破坏,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速率比在硫酸钠及海水中慢;最后利用混凝土抗冻因子评价抗冻性,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3)橡胶混凝土微观抗冻机理方面:通过压汞试验,证明胶粉是一种可被压缩的弹性体,当其在冻融作用下反复被压缩,从而使得橡胶混凝土抗冻性优于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及橡胶混凝土微孔隙含量在淡水中经冻融作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经冻融作用后混凝土结构均变得疏松,硫酸盐及海水环境下因为盐类结晶堵塞微细孔,致使孔隙率略微下降;通过硬化气泡信息试验,胶粉给混凝土增加了无数微小的“气泡”,这些弹性的细料群,填充了混凝土内部一部分孔隙,使毛细孔径减小,气泡间距变小,起到了固体引气剂作用;通过SEM观测橡胶混凝土冻融前后形貌,从直观角度表明冻融循环是一个混凝土结构逐渐由密实出现微裂缝直至疏松而破坏的过程。其中胶粉的掺加不参与水化反应,只作为填充物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