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v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信息时代到来,政府信息公开近年来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加入政府信息公开的行列,我国近年来也特别重视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2008年,国务院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但法规的实施是否意味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完成?研究采取个案研究、文献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法规实施近一年来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初见成效,表现在政府信息公开初步实现法治化,政府新闻发布与发言人制度日臻完善,我国政府网站体系基本形成等。但同时伴随着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不完善也日益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尚缺乏思想认识保障、政府信息公开机构职责权限不明确、信息公开制度还存在较大自由裁量权、新闻及时发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首先,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变革模式选择上,应当尽快提升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位阶,出台信息公开法律。建立健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双动力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和公民、社会团体在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当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健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包括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媒体与舆论监督机制;最后,进一步建设与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法规,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划分模式上,借鉴国外信息公开成熟国家肯定列举加概括、否定列举排除的做法,坚持“信息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立法精神。在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资格认定上取消限制,坚持“任何人都可以提出申请”的原则。完善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救济机制,明确救济程序,健全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制度。
其他文献
只有真正探索到犯罪人想从犯罪行为中得到什么时,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犯罪人与犯罪心理的本质。对犯罪动机与犯罪性人格的研究正是这一探索努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犯罪动机是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标志着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调整将进入到一个
环境行政主体肩负着保护公众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重任,为督促其充分而积极的行使环境管理职权,需要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责任追究。环境行政主体的外部行政责任即环境行政
论文主要从拉康的镜像原理入手,通过杜拉斯笔下的情人形象研究作家对于自身形象的重构过程。杜拉斯所塑造的情人形象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丑陋猥琐的
15-16世纪正处于中世纪即将结束,新时代即将来临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欧洲犹太人却被置于一种全面不利的境地,法国、西班牙、德意志的某些领地邦国及
我们已经处于网络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经紧密地和网络联系着。网络在给我们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问题。大量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世界无法自拔,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案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普遍性,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两者之间的矛盾也常常被激化。为了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世界上许多国家采取了生态补偿措
本文以文献解读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各种地方文献和口述史资料,力图呈现位于闽西南山区的塔下村自明初至民国的社会变迁。塔下村位于闽西南山区,在整个地域的村落中
本文从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着手,分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情况、服务贸易总协定与教育服务贸易的关系,并阐述了我国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下教育方面的承诺、国内落实承诺的
法律论证理论是对传统司法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的否定与突破。早已习惯了以司法三段论为代表的传统推理形式的人们到了二十世纪才逐渐的认识到,在许多现实案件的场合,传统司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