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在2013年11月9日至12日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上首次提出,它翻开了未来中国改革发展的新篇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进行,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改革过程困难重重,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依靠不断的改革去推进。在既全面又深化的改革思想下,各个领域的改革协同共进,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以往的三中全会聚焦改革的重点仅仅只是某个单方面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5+1+1”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国防和军队等制度的多方面改革,各个领域互相促进,协同推进,改革的全面性前所未有,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困难,发展需要改革的进一步推动,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来应对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的矛盾和挑战。习近平的改革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高了全国人民关于改革的热情。本论文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习近平改革思想的形成背景以及其理论来源,并且重点分析了习近平改革思想的哲学底蕴。研究习近平的改革思想有助于理解当下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习近平改革思想形成的国内外背景和理论来源。面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的严峻形势,习近平在吸取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第二部分论述了习近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许多新的改革理论思想,他的改革思想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主要内容具体可概括为“改革的地位论”、“改革的时态论”、“改革的任务论”、“改革的落实论”、“改革的合力论”、“改革的中心论”、“改革的方向论”、“改革的保障论”和“改革的系统论”。第三部分论述了习近平改革思想的哲学底蕴,包括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辩证法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唯物史观的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等。第四部分阐述了习近平改革思想的基本经验与意义。改革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改革的主体地位和体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习近平改革的意义包括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增进了人民的福祉,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