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此项调查研究是用填写调查表的方式,对河南省郑州市某幼儿园全体2089名2~6(≥2;<7)岁儿童的体质进行调查,证实小儿怯弱体质状态客观存在,并研究此种体质状态儿童的人口基线分布与相关辨识特征。②了解小儿怯弱体质状态形成的危险因素。③为儿童体质研究奠定理论基础。④为促进儿童健康提供新思路。
方法:制定调查表(医师版:用于统计被调查学生的体征;家庭版:用于了解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与小儿怯弱体质状态的判定标准,对河南省郑州市某幼儿园2089名2~6岁(≥2岁;<7岁)儿童进行体质普查,运用统计软件对回收的调查表分析整理,对怯弱体质状态与非怯弱体质状态儿童的性别、年龄等人口基线分布情况,小儿怯弱体质状态辨识特征与怯弱体质相关性,以及其体质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等统计分析。
结果:①发放与收回调查表2089份,有效1632份,男孩894人,女孩738人;怯弱体质状态儿童29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8.26%。②小儿怯弱体质状态人口基线结果:男孩153人,占怯弱体质状态儿童的51.34%,女孩145人,占比48.66%,男孩多于女孩。年龄分布上2(≥2<3)岁人数为34人占该年龄段人数的20.60%,3(≥3<4)岁72人占20.11%,4(≥4<5)岁81人占18.58%,5(≥5<6)岁92人占16.70%,6(≥6<7)岁19人占15.57%。③设定的怯弱体质状态辨识特征为13项,其中频率在90%以上的有6项,即受批评易哭、易疲劳、胆子小、早产、怕冷、易被惊吓;出现频率在60%至90%之间的辨识特征有5项,不爱说话、多静少动、多梦、容易惊醒、夜啼;出现频率在60%以下的辨识特征有2项,为出生低重、新生儿疾病。④怯弱体质状态与13项辨识特征相关性从强到弱排列:易被惊吓、多静少动、不爱说话、容易惊醒、胆子小、夜啼、受批评易哭、多梦、怕冷、易疲劳、新生儿疾病、早产、出生低重。⑤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怯弱体质状态形成的危险因素中,抗生素应用、康复治疗、偏食、拒食、多奶多肉、异食、父母哮喘病史、父母过敏病史、父母易感冒、易麦粒肿、鼻炎、易乳蛾、口疮、哮喘病史、感冒、发热、易冻疮、易湿疹、易荨麻疹19项对应的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且OR值>1,这些可能是形成怯弱体质状态的危险因素。而咽炎、中耳炎、既往肺炎次数、高热抽搐史、咳嗽、喜冷饮6项对应的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小儿怯弱体质状态形成关联性不大。
结论:①本调查研究共检出298个怯弱体质状态儿童,占受调查总人数的18.26%。②小儿怯弱体质状态的占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男孩多于女孩,但其发生与年龄、性别无显著关联性。③抗生素应用、康复治疗、偏食、拒食、多奶多肉、异食、父母哮喘病史、父母过敏病史、父母易感冒、易麦粒肿、鼻炎、易乳蛾、口疮、哮喘病史、感冒、发热、易冻疮、易湿疹、易荨麻疹可能为小儿怯弱体质状态形成的危险因素。
方法:制定调查表(医师版:用于统计被调查学生的体征;家庭版:用于了解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与小儿怯弱体质状态的判定标准,对河南省郑州市某幼儿园2089名2~6岁(≥2岁;<7岁)儿童进行体质普查,运用统计软件对回收的调查表分析整理,对怯弱体质状态与非怯弱体质状态儿童的性别、年龄等人口基线分布情况,小儿怯弱体质状态辨识特征与怯弱体质相关性,以及其体质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等统计分析。
结果:①发放与收回调查表2089份,有效1632份,男孩894人,女孩738人;怯弱体质状态儿童29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8.26%。②小儿怯弱体质状态人口基线结果:男孩153人,占怯弱体质状态儿童的51.34%,女孩145人,占比48.66%,男孩多于女孩。年龄分布上2(≥2<3)岁人数为34人占该年龄段人数的20.60%,3(≥3<4)岁72人占20.11%,4(≥4<5)岁81人占18.58%,5(≥5<6)岁92人占16.70%,6(≥6<7)岁19人占15.57%。③设定的怯弱体质状态辨识特征为13项,其中频率在90%以上的有6项,即受批评易哭、易疲劳、胆子小、早产、怕冷、易被惊吓;出现频率在60%至90%之间的辨识特征有5项,不爱说话、多静少动、多梦、容易惊醒、夜啼;出现频率在60%以下的辨识特征有2项,为出生低重、新生儿疾病。④怯弱体质状态与13项辨识特征相关性从强到弱排列:易被惊吓、多静少动、不爱说话、容易惊醒、胆子小、夜啼、受批评易哭、多梦、怕冷、易疲劳、新生儿疾病、早产、出生低重。⑤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怯弱体质状态形成的危险因素中,抗生素应用、康复治疗、偏食、拒食、多奶多肉、异食、父母哮喘病史、父母过敏病史、父母易感冒、易麦粒肿、鼻炎、易乳蛾、口疮、哮喘病史、感冒、发热、易冻疮、易湿疹、易荨麻疹19项对应的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且OR值>1,这些可能是形成怯弱体质状态的危险因素。而咽炎、中耳炎、既往肺炎次数、高热抽搐史、咳嗽、喜冷饮6项对应的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小儿怯弱体质状态形成关联性不大。
结论:①本调查研究共检出298个怯弱体质状态儿童,占受调查总人数的18.26%。②小儿怯弱体质状态的占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男孩多于女孩,但其发生与年龄、性别无显著关联性。③抗生素应用、康复治疗、偏食、拒食、多奶多肉、异食、父母哮喘病史、父母过敏病史、父母易感冒、易麦粒肿、鼻炎、易乳蛾、口疮、哮喘病史、感冒、发热、易冻疮、易湿疹、易荨麻疹可能为小儿怯弱体质状态形成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