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粉碎对中药“促免散”粉体特性及药理作用的影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rabbitw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免散”是由中药黄芪和淫羊藿按照一定比例配伍而成的一个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纯中药复方。通过对超微粉和普通粗粉的对比试验,来探讨“促免散”的免疫促进作用以及该方超微粉促免功效优于传统粗粉的机理。应用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镜对微粉的粒度和破壁情况进行了观测,测定了“促免散”微粉的堆密度及流动性,并与普通粗粉进行了比较。此外,还应用称重法、蒽酮-硫酸法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比较分析了微粉与粗粉的总浸出物、有效成分多糖以及淫羊藿苷溶出率的差异。结果发现黄芪和淫羊藿经超微粉碎后,粉体的粒度分布中心D50分别为6.82μm和8.40μm,经电镜观察均难以看到完整的细胞形态,只能看到细胞碎片,破壁率远远大于普通粗粉,其混合的均匀度显著提高,而普通粗粉在显微镜下,组织块清晰可见,且形状不规则,粒径分布不均匀,组织细胞仍然完整;超微粉碎后,黄芪和淫羊藿的堆密度和流动性显著增强;通过对淫羊藿有效成分淫羊藿苷的色谱分析,其中淫羊藿超微粉的淫羊藿苷体外溶出量较淫羊藿粗粉中提高了18.31%;同时黄芪、淫羊藿超微粉多糖的提取率分别较黄芪、淫羊藿粗粉提高了117.13%,315.15%。在各种提取条件下,黄芪、淫羊藿超微粉的总浸出物分别较相同条件下的普通粗粉组提高了15.41%~40.59%,4.50%~66.97%。本试验将98只昆系小鼠随机平均分为2组,为正常组和免疫抑制模型组,每组各设粗粉组、微粉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粗粉和微粉各设低、中、高三个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灌服1∶1的“促免散”粗粉、微粉煎液0.2mL/只/天、0.4mL/只/天和0.6mL/只/天,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灌服生理盐水0.4mL/只/天,共灌药6天。免疫抑制小鼠用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造模。各组连续灌服6d后,分别检测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DTH)以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和血清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促免散”对正常和免疫抑制小鼠足趾变态反应、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以及正常小鼠的血清TNF-α的含量均有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作用,但与粉体的粒度和剂量有关,微粉低剂量即可达到与粗粉中高剂量相当的效果。提示“促免散”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且微粉优于粗粉。
其他文献
在辐射条件下聚丙烯 (PP)中添加受阻胺光稳定剂 (HinderedAmineLightStablilizer简称HALS)、受阻胺自由基及抗氧剂时对聚丙烯的黄度指数 (Yi)的影响 实验发现 ,添加五甲基的
强磁场不仅可以从宏观上控制材料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而且可以将高强度的能量无接触地传递到物质的原子尺度,改变原子的排列、匹配和迁移等行为。因此未加强磁场与磁场条件下
从热喷涂工艺参数对涂层形成的影响、微观组织及残余应力分析和喷涂材料等几方面对国内外热喷涂涂层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综述了工艺参数影响液滴行为的研究,并结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评价情况,为有关卫生主管部门提高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问卷方式调查,整群随机抽取部分云南省寻
华北板块北缘受到北邻古亚洲洋构造域古生代造山作用的影响,其东段在晚中生代-新生代时期受到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改造,对于再造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应力场转换过程具有重要意
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绿色化学,是从源头清除污染的一项措施,它为人类解决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成为化学科学发展的前沿,而且
本研究建立了诊断猪乙型脑炎病毒的试验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GenBank中查出收录的31株猪乙型脑炎病毒E基因的已知序列,用DNASTAR软件对这31株猪乙型脑炎病
本试验通过向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E和有机硒,研究其对熟化过程中羊肉氧化稳定性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本试验选用萨福克(?)和小尾寒羊♀的F1代72只(4月龄左右),分为9个
室内甲醛污染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文章对甘肃省兰州市部分办公楼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新装修及吸烟的办公室甲醛浓度超标严重,在检测的38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