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过失导致的精神损害赔偿案审判规则的发展

来源 :华东政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692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介绍美国过失导致的精神损害赔偿案审判规则的发展为目的,分别介绍了过失侵权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案的与过失违约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案的审判规则。本文的写作方法是通过介绍典型性案例,来说明各个规则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的优点与缺陷,通过介绍美国学者的相关评论,来阐述审判规则的发展趋势与理论热点。本文的重点是第二章到第四章,第二章介绍的是美国过失侵权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案的审判规则,在这个领域,美国法院先后采用了5个审判规则,按照时间顺序,它们分别是:“身体伤害规则”、“身体不良反应规则”、“危险区规则”、“旁观者规则”、“Molien规则”。越晚出现的规则,其赔偿范围也越大,对原告精神利益也更加关注。这五个规则没有一个遭到彻底的淘汰,五个规则同时存在于美国各州法院,因此,美国过失侵权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领域是一个“混乱”的世界。第三章介绍的是过失违约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案的审判规则,这类诉讼出现的时间与过失侵权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诉讼大致相同,但是,它的发展较之后者更加不成熟,美国法院在这个领域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态度,仅仅对很小范围内的精神损害赔偿进行救济。在过失违约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诉讼发展初期,法官由于常理常情或者处于对公平正义的理解而对个别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进行救济,尚未出现成型的规则。在20世纪初,法院开始采用“特殊合同分类法”对合同领域内的过失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进行救济,这个方法沿用至今,仍然是法院的主流规则。但是在20世纪末,有的法院采用合同法赔偿的基本理论来处理这类诉讼,即放弃简单的分类法,而运用可预见性规则来判断被告的赔偿责任。这种方法在理论上与实际中都还有不少争论,尚未被大多数美国法院采纳。第四章总结性的讨论了过失导致的精神损害赔偿诉讼中出现的两个重要问题,即“精神损害该不该赔”与“精神损害该怎样赔”。这两个问题贯穿了整个精神损害赔偿诉讼发展的历史,是讨论的最多,争论最大的两个问题,也是审判规则的两个核心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精神损害该怎么赔”尤其重要,也更加困难,至今美国法院仍对此争论不休。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它的两个现实考虑,即“如何防止‘诉讼洪流’”与“如何抑止虚假诉讼”,这两个现实的考虑是规则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核心的核心。但是由于人们对精神领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至今美国法院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其他文献
周恩来自土地大革命后期起,就长期负责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周恩来探索出了独特的特色协商民主理论。这个理论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
合会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资金融通形式,属于一种自发的金融形态,其是指对资金有需要的人(一般称为会首)对其他若干人(称为会脚或会员)发出邀请,组成一个团体,每次按约定的时间交纳一定数
合同相对性原则作为合同法重要的基本原则,使古典契约理论的合同自由与意思自治得到广泛承认与推崇,成为私法的基本原则并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私法体系,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
中东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石油能源储备,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使它在现代国际体系中占有不同寻常的地位。在后冷战世界,国际关系将呈现一种地区化趋向。巴瑞·布
受贿罪是一种古老而又有着顽强生命力的犯罪。它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表现出的形式多种多样,社会危害性相当巨大,预防和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古往今来,受贿罪一直是立法者和法
通过对日本东京与神户两座城市的实地调研,从灾前的设计防范、灾时的应急机制、灾后的恢复重建三个层面,对日本中小学校规划设计中的防灾抗震措施作了梳理,从中总结出对我国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