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充填糊剂的输送方式及分布模式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aib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管充填糊剂作为临床上根管充填的材料之一,其在根管内特别是根尖段的分布对根管治疗的疗效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根充糊剂的输送方式及分布模式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进行观察研究,为临床工作提供研究依据。 方法:将100颗离体单根牙随机分为A,B,C 3个实验组及D,E2个对照组,均采用Protaper镍钛器械进行常规根管预备至F3,采用冷牙胶侧压法进行根管充填,充填时根据实验分组采用不同的输送方式输送同种糊剂,充填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Glucose Oxidase,GOD)法测定根尖微渗漏:以试剂盒标准液为对照,分别选用实验第1,2,4,7,10,15,20,25,30天下的根尖微渗漏液作为样本研究,测定样本中的含糖量,评价相同时间段组间根尖封闭性的差异及组内根尖封闭性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同时采用横切法制备观察样本,在体视显微镜下扫描切片图象,于图象分析系统中对糊剂分布模式进行分类,评价不同输送方式下组间分布模式的统计学差异。以研究不同输送方式下,糊剂分布模式的差异对根尖封闭性能的影响。 结果:①GOD法测定根尖微渗漏的实验中,实验组A,即主尖输送糊剂者表现出较好的即刻封闭性能,且与其他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亚组间无差异(P>0.05)。提示从即刻封闭性能来看,主尖带入糊剂将获得最好的根尖封闭效果,而副尖带与不带糊剂,与最后的根尖封闭性能无关。②GOD法各个实验组间早期封闭性能有差异(P<0.05),随着实验的进行,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糊剂分布模式的研究中,实验组间糊剂仅在根尖1mm处有较大的差异(P<0.05),在根尖2mm与4mm处糊剂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在1mm水平,Aa组即主尖带糊剂副尖不带糊剂组,多表现为Ⅳ型分布特征;Ab组即主尖带糊剂副尖带糊剂组,多表现为Ⅱ型分布特征;B组糊剂分布模式较平均;C组主要表现为Ⅳ型分布特征。⑤在根尖4mm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论何种分布模式,其根尖封闭性能无差异(P>0.05);在根尖2mm及根尖1mm处均表现为在实验刚开始时组间封闭性有差异(P<0.05),随着实验的进行,差异不明显(P>0.05),但其趋势表现为分布模式越接近“几乎完全覆盖”其根尖封闭性能越好。 结论:糊剂的分布模式与根尖封闭性能关系不大,只是糊剂分布越接近“几乎完全覆盖”,根尖封闭性有越好的趋势。为了获得良好的即刻根尖封闭性能,且简化临床操作步骤,可采用主尖输送糊剂,副尖不带糊剂的输送方式。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评价ObturaⅡ、冷牙胶侧压与Thermafil三种临床常用的根管充填方法对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的充填效果,总结C形根管充填的特殊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收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牙周韧带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 PDLCs)在牙骨质表面附着和增殖的作用,探讨其是否能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并将不
研究背景及目的牙周病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可造成牙骨质、牙周膜、牙槽骨、牙龈组织的破坏,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恢复牙周支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