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duck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青光眼和白内障都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数量也逐渐增多。对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后,目前对于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也有多种手术方式,常见的有三种手术治疗方案:先行单纯抗青光眼手术、先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抗青光眼手术。虽然现在三种手术方法存在较大的争议,各有自己的优缺点,任何一种治疗措施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都会得到较高关注度,尤其是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本文所进行的恶性青光眼临床分析,正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接受任何手术方法治疗后继发的恶性青光眼的分析。目的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的病例分析,总结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措施。方法整理2009年1月~2013年1月新乡医学院眼科医院的住院病人,着重于查阅各种类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手术病人继发恶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的发病率、闭角型青光眼类型、诱发因素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1.2009年1月~2013年1月入院的各种类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共448例,其中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接受手术治疗的有342只眼;行单纯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有93只眼,行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129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青白联合术)的120只眼。各种手术治疗后发生恶性青光眼共6例(6只眼),其中发生于单纯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手术后5例(5只眼),发生于单纯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例(1只眼)。2.5例(5只眼)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机械性房角分离术,其中4例(4只眼)手术治疗后达到治愈标准;1例(1只眼)手术治疗后无效果,前房深度和眼压均未恢复正常,后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手术治疗后达到治愈标准,眼压与前房深度均恢复正常。1例(1只眼)采用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机械性房角分离术,手术治疗后达到治愈标准。出院时6例继发恶性青光眼眼压10~16mmHg,平均眼压(12.33±1.89) mmHg.结论1.继发恶性青光眼占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施行任何手术治疗后的1.75%(6/342)。2.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实施青白联合手术明显减少继发恶性青光眼的概率。3.绝大多数继发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措施以白内障吸除联合玻璃体前部切除联合机械性房角分离术为基础,进行个性化手术方式达到治愈恶性青光眼标准,极少数病例需再联合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来恢复前房深度和眼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e对在体家兔触发性室性心律失常、血液动力学和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异丙肾上腺素5mg/kg.min输液泵恒速静脉维持诱导产生家兔触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实验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异搏定0.4mg/kg)和3个人参皂甙Re治疗组(5,10,20mg/kg),每组6只,以上各组均经右侧股动脉和左侧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早孕滋养细胞MMP-2、MMP-9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推断其在子痫前期的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妊娠早期绒毛滋养细胞,以MTT法检测同型半光氨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目前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主要方法,具有缓解疼痛迅速、确实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