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you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信息化的时代来临,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各种高新技术手段在这个时代百花齐放,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为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也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公民个人信息一直存在,但是随着近几年社会的不断发展,它的巨大价值也被挖掘了出来,相应的,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也被提上了日程,因为此前仅仅只是民法以及行政法领域对其进行规制,从《刑法修正案(七)》开始,刑法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规制便开始了,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我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进行研究,以期得到相关的完善理论。第一部分,从当前时代的特点出发,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概念上的分析,通过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内涵上的研究,结合最新的司法解释,发掘其内涵,即主体性、可识别性、时效性以及价值性,其次剖析其具有的法律属性,将有关公民个人信息的三种主要学说(即所有权说、人格权说以及隐私权说)进行列举,并依次对其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解释,同时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内容进行现实意义上的探讨。第二部分,首先通过对我国有关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立法状况进行研究,在《刑法修正案(七)》之前的九七刑法中存在的类似于保障公民个人信息的罪名规定说起,比如非法侵入住宅罪和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等罪名,对其中的适用情形进行分析,研究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异同。在《刑法修正案(七)》正式出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罪名,研究其中相较于之前刑法的进步情况,并且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例如犯罪主体过于狭窄,仅仅是针对于国有单位或者特殊单位的工作人员,不能够很好的保障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但还是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首次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作为一种犯罪类型列入到刑法规定中。在《刑法修正案(九)》中,进一步完善,扩大了犯罪主体,并且将两类罪名进行了合并,通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种罪名,同时对于相关的法定刑档次进行了细分,保障了罚当其罪。另外,2017年两高《关于办理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的有些规定,涉及到了对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限定,解释了公民个人信息的的定义以及定罪量刑标准,最主要的是将情节严重的标准通过量化的形式展示了出来,也使得在司法实践中能够更好的把握相关的入罪标准;通过研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特点,比较现阶段该种犯罪所出现的各项突出特征,来提出可以完善我国刑法规制的更好建议。第三部分,在进行上述我国立法、司法的刑法规制现状的研究之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立法上主要是公民个人信息的定义问题,虽然在司法解释中已经给出了相应的概念,但是还是面临是不够全面的问题,同时,一些配套性法律的缺失,也使得刑法在规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时候不能够很好的和其他法律进行有效的衔接,不利于法律体系的完善,而且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够全面,入罪的行为方式比较单一。司法方面,则是过失的主观态度缺失,可能会导致不能够很好的保障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其次是匿名化的处理标准也属于不容易把握的技术性标准。对存在的缺陷进行研究,能够更好的帮助构建我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法规制的法律制度。第四部分,通过对英美法系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以及承袭英美法系传统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比较分析,对其中的优秀立法经验进行研究,以比较的方式进行技术性的借鉴,从立法内容上以及刑事处罚上的方式进行研究。同时,多管齐下的对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德国、日本以及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地区的有关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情况进行研究,对日本的《个人情报保护法》进行内容上的分析,以及其他国家的立法内容进行参照,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完善提供思路。第五部分,在对我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现状进行梳理,在借鉴国内外相关优秀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法规制的建议,首先需要进行范围上的扩大,针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规范,并且推出专门的前置性法律,比如《个人信息保护法》来与刑法进行衔接,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以此来健全我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立法完善。其次,根据前文所提出的缺陷,通过增添非法利用的入罪行为、过失的主观态度,以及制定严格的匿名化处理标准,对我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法规制做到制度上的完善,促进在司法实践中能够更好的掌握该类犯罪的行为模式以及入罪标准,更好的保障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其他文献
托品烷类生物碱(Tropane alkaloids,TAs)主要提取自茄科植物,包括莨菪碱(hyoscyamine)、山莨菪碱(anisodamine)和东莨菪碱(scopolamine),而莨菪碱和东莨菪碱是两种作为抗胆碱
色彩作为人类感知外界的第一印象,传达着环境的基本信息及语言,是打造具有视觉美感的滨水环境的重要基础。但目前的滨水公园景观色彩,尤其是人工色彩的配置上普遍存在着明度偏高、彩度搭配混乱等问题,景观色彩并不能达到活动人群的心理预期,满足人们视觉需求。因此开展滨水公园景观色彩应用调查研究,目的是对滨水公园景观色彩应用情况、特性进行归纳总结,并根据滨水公园景观色彩偏好调查问卷分析结果,从满足公众景观色彩期望
近年来,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30多个国家纷纷出台了限塑的政策,传统的石油基一次性包装材料的使用面临诸多限制,开发新的环保材料和技术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现实意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