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的生物学特点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有关,所以N0期鼻咽癌在肿瘤生物学特点上与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也可能有所不同。目前对N0期鼻咽癌的放疗疗效及治疗后的失败模式尚缺乏专门的探讨。本研究通过对N0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以及探讨其治疗失败模式,希望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目前的治疗模式,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1989年5月至2009年10月610例N0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颅底鼻咽部CT扫描。采用60Co治疗机γ线或直线加速器6MV-X线进行治疗,常规分割、连续放疗。多数病例采用面颈联合野照射DT 36~40 Gy后改用双耳前野加双上颈切线野照射。鼻咽原发病灶外照射剂量为34~91 Gy(中位剂量为70 Gy),颈部外照射剂量为34~70 Gy(中位剂量为50 Gy)。全组病例中共有68例患者接受双侧全颈或1侧全颈1侧上半颈预防照射,其余542例全部接受双侧上半颈预防照射。65例患者接受了放化疗综合治疗。外照射DT 70~72 Gy结束后共有99例患者存在鼻咽病灶残留,残留病灶加用腔内192Ir后装治疗或者小野适形外照射推量放疗。随访时间为3~25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5.0个月。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计算,Log-rank法检验差异显著性,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年和10年的生存结果:总生存率分别为78.7%和66.8%,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8.8%和55.8%,疾病相关生存率分别为79.9%和70.4%,局部无失败生存率分别为81.2%和72.5%,区域无失败生存率分别为95.8%和91.8%,局部区域无失败生存率分别为78.3%和68.5%,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8.5%和85.5%。全组病例中颈部淋巴结复发31例(5.1%),以单纯颈部淋巴结复发为放疗后首发失败事件的15例(2.5%)。在全部有颈淋巴结复发的病人中,照射野内复发16例(2.6%),照射野外复发13例(2.1%),照射野内及野外复发2例(0.3%)。治疗后首次失败事件中,单纯局部失败100例,占所有失败患者的52.1%(100/192);单纯远处失败52例,占所有失败患者的27.1%(52/19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是影响N0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 = 0.000)。T分期(P = 0.000)、男性(P = 0.039)和贫血(P = 0.007)是影响无病生存率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N0期鼻咽癌患者有较好的预后,局部失败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提高局部控制率将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影响N0期鼻咽癌患者总生存率唯一的独立预后因素是T分期,影响无病生存率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是T分期、男性和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