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转换纳米材料/钙钛矿量子点复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i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光电材料的性能和加工要求也逐步提高。在这一需求下许多研究者开始研发一种能把两种或多种光电材料的优势综合到一起的复合材料,与原材料相比复合材料的光学和电学性能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本文以上转换纳米材料/钙钛矿量子点复合物为研究对象,对复合物的物相结构和光学性能展开研究,并把复合物应用到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采用配体辅助的再沉淀法合成了不同卤素离子含量的钙钛矿量子点Cs3Bi2X9(X=Br,I),对样品进行物相结构测试和光学性能测试。物相测试结果说明随着I-离子的增加,样品的结构会从Cs3Bi2Br9转变成Cs3Bi2I9,红外光谱的结果说明样品的表面存在着许多配体。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的结果显示,通过调节Br-、I-的比例,可以使样品从的荧光发射峰从429 nm的蓝光区域移动到527 nm的绿光区域,紫外吸收峰从355 nm移动到372 nm。在不同的水热条件下制备了C12A7:Yb3+/Tm3+和C12A7:Er3+/Gd3+。其中上转换纳米材料C12A7:Yb3+/Tm3+能够在476 nm处辐射出上转换蓝光,在656 nm处辐射出上转换红光。在180℃/12 h的条件下合成的12A7:Yb3+/Tm3+样品的光学性能最好。而C12A7:Er3+/Gd3+样品在528 nm和550 nm处产生上转换绿光,在663 nm处产生上转换红光,它的最佳的水热条件为150℃/6 h。将制备得到的钙钛矿Cs3Bi2X9(X=Br,I)与上转换纳米材料C12A7:Yb3+/Tm3+和C12A7:Er3+/Gd3+混合,得到了相应的上转换纳米材料/钙钛矿量子点复合物。在上转换纳米材料中引入钙钛矿量子点后,材料的荧光发光强度和荧光寿命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C12A7:Yb3+/Tm3+@Cs3Bi2Br9复合物中,随着Cs3Bi2Br9的增加材料中Tm3+离子的1G4→3H6上转换蓝光发射明显增强了。在C12A7:Er3+/Gd3+@Cs3Bi2Br9复合物中,钙钛矿Cs3Bi2Br9起到了增强Er3+离子上转换绿光4S3/2→4I15/2发射的作用。当过度添加Cs3Bi2Br9时材料的光学性能反而会下降。而加入Cs3Bi2I9后,样品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和寿命被削弱了。把合成的Yb3+/Tm3+@Cs3Bi2Br9和C12A7:Er3+/Gd3+@Cs3Bi2Br9复合物应用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根据电池的电化学测试和紫外吸收光谱结果可以知道,随着掺杂的Cs3Bi2Br9增加复合物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对光的吸收强度提高,对光的透过率下降,说明电池的总体性能提高了。但当Cs3Bi2Br9添加量过量时电池的性能反而会下降。
其他文献
城市公交车辆的运行状态在城市动态交通环境下受社会车流、公交乘客、路口行人、信号灯等各交通组成部分的影响,在时间与空间维度均表现出极强的随机性。因此在在实际的公交运行调度管理中,使用更科学有效的预测方法提升对未来运行状态不确定性的把控能力,是提升公交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实现更精准可控的高质量公交服务的关键手段。从实际工程应用需求的角度分析,预测模型的部署需要从预测能力和计算效率两个方面综合衡量,并且预
患有神经源性膀胱的病人由于控制排尿的神经系统损伤,失去协调膀胱感觉、贮排尿的功能,无法意识到膀胱内尿液容量的多少,无法得知自身何时需要排尿,因过度注意自身膀胱尿液多少导致出现尿频、尿失禁等情况,引起过度紧张、尴尬、沮丧和社会孤立,极大影响病人的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如何检测膀胱容量成为解决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无法意识到膀胱内尿液容量等问题的研究热点。目前,膀胱容量检测技术主要有导尿管技术、计算机断层成像
双手爪攀爬机器人作为特种机器人,拥有串联式多自由度机构本体和交替切换抓夹基座的夹持器,在复杂杆件环境具有优异的运动、越障能力,是将来代替人工实现高空作业任务的理想工具。双手爪攀爬机器人为多刚体多关节机械系统。夹持器一端固定,另一端抓夹环境杆件时,由于抓夹位姿误差的存在,机器人与环境将形成过约束,无法可靠抓夹。抓夹过程中的微小位姿误差将导致机器人关节内力激增、刚性冲击、电机发热和能耗增加等问题。另外
理解人的行为活动是机器人与人进行智能化交互的前提条件。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基于视觉的人体活动研究日渐成熟。有些领域的发展水平已经满足了实际需求,例如人脸识别与指纹识别。而有些领域的发展水平还相对欠缺,例如人体姿态估计与行为识别。在人与机器人交互过程中,人体姿态是重要的信息来源,能很好地描述人体的运动姿态与动作,对理解人的行为有重要作用。而行为识别是更高语义的视觉任务,为机器人与人的交互提
通过研究自然界中动植物身上的特殊润湿现象,科研人员发现超疏水现象以及超疏水表面具备保持表面清洁、减缓表面结冰速度、降低流体阻力和减少腐蚀性离子侵蚀等性能,在工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在制备超疏水表面所需要的粗糙结构时,减材加工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包括激光加工、电火花线切割、电解加工等。电火花线切割具备加工精度高、加工表面热影响小等的特点,可高效地制备粗糙三维结构表面。采用减材加工的方法制
在工业技术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工业制造对自动焊接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焊接机器人采用的是示教-再现的方法实现自动焊接。但是在船舶制造中,由于工作位置多变,工作环境复杂,示教再现的方式很难满足船舶制造中的焊接需求。基于此,本文中针对船舶制造中难以采用机器人自动焊接的问题,以船舶制造中水密补板自动焊接为目标,开展工件-机器人无标定环境中三空间焊缝跟踪系统研究。本文从焊缝跟踪系统的需求出发,研
电化学储能和转换技术因其高能效和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而被公认为是缓解目前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破坏的最实用的选择。其中,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较高的质量/体积比容量、低的自放电性和环境友好性,成为如今最主要的储能系统。目前大规模应用的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的理论容量相对较低,且在大电流密度下的倍率性能较差,大大限制了锂离子电池在未来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负极材料。在众多的负极材料中,因为过渡金属化
硅树脂是以Si-O-Si主体骨架高度交联成的立体网状结构聚合物,具有优异电绝缘性、耐老化、耐化学及耐高低温等,在航天航空、生物医疗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传统有机硅材料的固化成型一般通过室温硫化、热诱导的硅氢加成或过氧化物硫化等方式,普遍存在用时长、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影响使用范围。紫外光固化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成型,不产生污染物等优势,在涂料、油墨、光刻胶以及3D打印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3D打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存储技术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传统的存储器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研究新型材料和开发新技术来提高存储器的稳定性和容量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由于阻变存储器(RRAM)具有制备工艺较为简单、信息存储密度高、能耗低、读写速率快等优点,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和研究。氧化锌(ZnO)材料作为第三代半导体,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成本低、禁带宽度宽、合成温度低、电学行为可控、良好
硫化过程中的模具积污是橡胶成型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它会降低成型制品的综合性能,增加清洗模具的生产时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资源消耗。本论文启发于自然界中的荷叶、猪笼草等植物的防污自清洁功能,提出了一种新的和有前景的防污缓蚀策略。仿照荷叶与猪笼草的表面形貌及其低表面能特性,本文利用阳极氧化技术在7050铝合金表面制备了两种仿生表面——微纳多尺度超疏水表面以及液体浸润多孔光滑表面(简称SLIPS),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