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酚A[2,2-bis-(4-hydroxyphenyl)-propane,Bisphenol A,BPA]作为合成聚碳酸酯、环氧树脂及聚砜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容器及医疗设备中,世界需求量达到400万吨/年,导致BPA污染日趋严重。人们不仅从土壤、水和沉积物中发现了BPA的踪迹,同时从产妇血液、羊水、胎盘组织、脐带血液以及孕妇尿液中也检出了BPA。BPA是公认的内分泌干扰物,对机体的生殖、内分泌和免疫等系统的损伤。鉴于BPA的潜在毒性作用,美国环境署提出的BPA摄入安全剂量为50μg/千克体重/天。除了内分泌干扰效应之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BPA暴露可诱导氧自由基的产生,导致氧化损伤。 衰老自由基理论认为机体的衰老是由于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导致损伤不断积累的结果,虽然BPA暴露诱导氧化损伤,但BPA暴露是否导致衰老尚缺乏研究。 本研究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为对象,发现BPA暴露可导致生殖损伤,并导致衰老加速。通过对体长、种群增长、后代数目生物学终点的分析,发现BPA暴露导致生长迟滞和生殖损伤,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说明BPA能够影响个体发育速率及繁殖能力。 BPA暴露显著缩短线虫寿命,导致年龄相关的咽泵跳动、游泳及排便行为衰退,并诱导衰老相关代谢指标研究表明BPA导致代谢活动减慢,脂褐质(lipofuscin)积累等,上述结果显示,BPA暴露加速线虫衰老。为进一步探究BPA致衰老机理,本研究利用荧光探针分子及秀丽线虫转基因品系,分析了BPA暴露对氧自由基及相关的抗氧化酶的影响,发现BPA暴露增加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并诱导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BPA诱导细胞质GST-4表达的降低,但增加了线粒体SOD-3的产生,表明BPA暴露降低了细胞质的解毒能力,而SOD-3的增加与超氧阴离子的产生密切相关,说明氧化损伤效应是BPA诱导线虫衰老的主要机制。BPA暴露增加了HSP-16.2表达增加,进一步证明BPA暴露导致的氧化效应;由于BPA暴露抑制了热休克蛋白HSP-4和HSP-70的表达,表明BPA暴露诱导的损伤效应与内质网无关,而HSP-6表达增加表明,BPA暴露诱导氧化损伤依赖于线粒体途径,也是其诱导线虫衰老的主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