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Cr5MoSiV1钢,即美国钢号H13(AISI)是一种空冷硬化型热作模具钢,H13钢具有较高的热强度和硬度,在中温条件下具有很好的韧性、热疲劳性能和一定的耐磨性。在较低的奥氏体化温度下空淬,热处理变形小,空淬时产生氧化皮倾向小,可以抵抗熔融铝的冲蚀作用。该钢广泛用于制造热挤压模具,芯棒、模锻锤的锤模,锻造压力机模具,精锻机用模具以及铝、铜及其合金的压铸模。本文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热作模具钢中纳米析出物与钢的综合强化机理研究”(No.51274031)所要求的内容,研究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下析出物的情况,特别是纳米级析出物的种类和分布规律以及它们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电渣锭态H13主要析出V8C7和M23C6,形态为方形和球形,尺寸在200nm左右。通过计算发现:电渣凝固过程中析出物种类及析出相对量为V8C7:VC:V2C:Cr7C3:Cr23C6:MoC:Mo2C=1.19:1.22:0.28:4.33:5.36:1.65:1.56。2)利用热力学计算+电解化学相分析+碳复型+透射电镜的方法,研究了H13电渣锭退火态下析出物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屈服强度的影响。发现,从H13钢锭的横向看,由中心到表面析出物尺寸有减小的趋势,体积分数增大;从H13钢锭的纵向看,由上部到下部,析出数量不断增多,尺寸不断减小,由中部到下部析出物尺寸略有增大。退火态析出物主要以VC、M6C和M7C3为主,总平均尺寸为243.5nm,单位面积析出量为1.44个。研究发现,纳米级析出物对屈服强度的贡献为311.32MPa。3)利用相同方法分析了H13淬火及回火态析出物的情况。淬火态析出物种类主要是VC、M6C及少量的M23C6,总平均尺寸为150.5nm,单位面积析出量0.67个。析出强化量对屈服强度的贡献为19%。通过研究2小时和20小时的回火态析出物情况发现,析出物的种类主要是:VC、M6C、M3C以及M23C6;回火2小时的总平均尺寸减小为82.6nm,但单位面积析出量增加到5.37个。析出强化量对屈服强度的贡献也相应增加到28%。回火20小时后析出物总平均尺寸有少量增加,为88.3nm,单位面积析出量也相应增加为6.5个,但析出强化量对屈服强度的贡献却增加到39%。4)从纳米级析出物对H13的强化角度出发,对不同的淬火、回火温度以及保温时间研究析出物对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H13的淬回火的最佳工艺路线为:1373K淬火30min,油冷至室温:在863K下回火4小时,空冷。在这样的工艺条件下,H13中的析出物细小,数量适中。力学性能最好。5)研究了两种不同回火时间下细晶强化、析出强化、固溶强化和位错强化对H13的综合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回火态下,H13各强化机制对屈服强度的贡献强弱依次为:细晶强化、析出强化、固溶强化和位错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