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作者参加的磁偶源频率测深(FEM)的生产和实践工作,本文着重研究了如何提高磁偶源频率测深法的视电阻率(ρa、ρa′)计算精度及数据处理解释系统研究工作。远区场中视电阻率可以用EY/EX比值方法来计算地层视电阻率。在远区场接收电磁场信号要求发射与接收的距离要很远,因电磁波能量的衰减与发射点至接收点之间距离r的3次—4次方成反比,信号衰减快,接收到的信号较弱,因此发射功率要大,接收灵敏度要高,这样仪器就会很笨重,对场地条件要求也较高,甚至无法用于普查找矿工作。如果在中场区测量,接收与发射之间距离较近,不需要发射功率很大,就能在接收机上收到良好的信号,这样仪器设备就可以轻便许多,因此法国人J·杜鲁克斯提出一种可以在中场区作频率测深的方法,该方法实质是将中区场测量值乘以改正系数Κ,该改正系数随γr(圆波数与收发距的乘积)而变,于是将均匀半空间介质表面上不同γr的场值改正为远区地面场值,然后再利用远区公式近似式来计算视电阻率。以前微机计算上的近似公式Κ、Κ′精度值低,对视电阻率计算精度影响较大,本次研究提出了分段多项式拟合方法,更新计算Κ、Κ′系数方法,用以提高视电阻率的计算精度,提高资料解释水平。与此同时,提出了FEM法图件绘制、资料处理及解译5个具体步骤:①计算视电阻率ρa;②绘制曲线类型对比图;③绘制ρa—f剖面图;④绘制ρa—f等值线平面图(某一频率);⑤FEM一维反演计算软件作定量解释;通过以上5个步骤,结合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解释、评价,能较好的完成工作任务。通过列举的4个工作实例说明磁偶源频率测深法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条件,用以总结FEM的优点。总结出了磁偶源频率测深法在地质勘探中应用上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1)通过对Κ、Κ′值采用最小二乘法多项式分段拟合法方法计算Κ、Κ′系数的研究,提高视电阻率的计算精度。从而提高了地质解释的精度和可靠性。(2)根据实践工作总结了资料整理工作的五大步骤,对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通过工作实例说明了磁偶源法应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同时可初步总结出FEM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