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以莲花山花儿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h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被保护的对象,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资源,有市场开发的潜力。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犹如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又可能导致文化遗产的破坏,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莲花山花儿是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瑰宝,2008年临夏“花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使得“花儿”的知名度更高。从而使之获得了更高的文化与经济价值,又进一步凸显了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莲花山花儿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问题,就更具现实意义。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出发,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的理论,分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的类型、原则,互动的作用及影响互动的外界因素。在此基础上,论文以莲花山花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针对莲花山花儿的特点和价值,深度挖掘莲花山花儿的文化内涵,设计出相应的旅游产品。最后,提出有利于莲花山花儿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措施。
其他文献
唐朝时期社会空前繁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获得了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唐代社会开放,多种元素文化并存,封建礼教对唐代女性的束缚相对松弛,因此,唐代女性拥有较多的人身自由与相对独立的人格意识,在社会中享有更多的权利,在家庭中地位得以提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女性教育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太平广记》保存了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大量珍贵的小说史料,是中国古代史学研究重要的文献资料。《太平广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