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养老服务难题日益尖锐,我国逐渐形成居家护理、机构护理及社区护理等多种护理服务方式并行发展的养老格局。其中居家护理养老是现阶段主要的养老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其覆盖比例已达90%。然而居家护理养老却是整个养老服务业中最薄弱的一环,该养老方式无法得到保障,绝大多数居家老人无法享受到政府或社会提供的服务,因此居家护理养老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十三五”计划中明确说明我国应大力发展居家护理养老服务方式,健全长期护理保障体系。鉴于此,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已经刻不容缓。基于居家养老护理的主要服务内容为日常生活护理,本文拟研究一种以突出“日常生活护理”服务内容为特点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该制度因其服务内容的低成本性与低技术性特点而容易满足大众护理需求,使得该类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具备可推广性与可持续性。在该制度实施层面,一方面由于我国商业保险存在保费过高、因政府监管功能薄弱而无法保障护理服务质量等缺陷;另一方面考虑到社会保险仍属于政府化经营机制,相比于市场化经营,其服务效率较为低下,且因其巨额的财政补贴而不具备持续经营性;因此,本文创新性提出建立政策性长期日常生活护理保险制度,即“政府主导,商业保险机构经营管理”的以保障“日常生活护理”服务内容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如此便可充分发挥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优势且实现成本控制。现本文从精算定价层面研究北京市政策性长期日常生活护理保险制度,对保费缴纳与筹资提出建议,并对该新型长期护理保险进行需求分析,认为该新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具备明显的制度优势与经济优势。 本文运用精算分析的基本原理,以政策性长期日常生活护理保险定价研究为中心,首先对定价模型进行理论研究与比较,建立适用于实际应用的定价模型;继而通过运用数据替代法、市场调研法等方式获取北京市失能状况转移概率矩阵及护理费用等数据,其中护理费用按居家护理与机构护理两种护理方式分别统计,且护理服务对应不同失能等级;最后使用MATLAB与Python等软件进行数据运算并得出纯保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