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恶性腹水调节POSTN表达促进卵巢癌转移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第二部分 新辅助化疗后无病理高危因素的巨块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ming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卵巢癌患者初诊时多以腹水为主要临床症状,且多为晚期,发生腹腔内广泛转移,如何利用腹水这种卵巢癌特有的肿瘤微环境提前预测转移及开发针对转移靶点的治疗方案是临床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近期文献报道,骨膜蛋白基因POSTN编码一种外分泌蛋白,即POSTN蛋白,其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升高,且其高表达与肿瘤侵袭性的升高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而POSTN在卵巢癌中促进侵袭和转移的功能尚未明确。本研究将对POSTN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功能和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六部分进行。1、检测卵巢癌中POSTN的表达情况:本研究首先在GEO卵巢癌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卵巢癌中POSTN的表达情况。同时纳入167例于我院初治的晚期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留取卵巢癌手术标本制作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IHC),评估POSTN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中POSTN蛋白的含量,明确POSTN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2、分析POSTN对卵巢癌预后的预测能力:通过随访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对卵巢癌患者中POSTN的表达情况与常见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明确POSTN对卵巢癌预后的影响。3、POSTN与EMT常见分子的相关性分析:在TCGA卵巢癌数据库中对POSTN和常见上皮间质转换过程(EMT)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在卵巢癌TOV-112D细胞株中采用siRNA瞬时敲降POSTN,构建POSTN低表达瞬转细胞株,并采用qPCR法检测MMP2、Cadherin11在卵巢癌POSTN低表达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4、POSTN促进卵巢癌转移的功能研究:分别采用人重组POSTN蛋白(rhPOSTN)和POSTN中和性抗体(POSTN-Ab)刺激卵巢癌TOV-112D细胞株,采用Transwell法评估其迁移能力变化情况。采用Transwell法评估POSTN低表达瞬转细胞株的迁移能力。5、腹水促进卵巢癌转移的功能及机制探索:使用腹水处理卵巢癌SKOV-3细胞株,采用Transwell法评估腹水可否促进卵巢癌细胞迁移。采用蛋白印迹法(WB)检测腹水处理后POSTN的表达情况,以研究腹水与POSTN之间的调控关系。采用ELISA法检测腹水中POSTN蛋白的含量,明确POSTN在卵巢癌恶性腹水中的分布情况。6、POSTN对β-catenin的调控研究:在卵巢癌SKOV-3细胞株中转染POSTN质粒,构建POSTN高表达瞬转细胞株。在POSTN低表达瞬转细胞株和POSTN高表达瞬转细胞株中采用WB检测POSTN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分别使用腹水和POSTN-Ab处理卵巢癌TOV-112D细胞株,采用WB检测处理后POSTN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1、基于GSE6008数据库的结果提示,POSTN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6)。组织芯片IHC结果发现,POSTN可在卵巢癌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表达,在间质细胞中表达更显著。与正常人相比,卵巢癌患者血清中POSTN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001)。在蛋白水平(P=0.03)和mRNA水平(P=0.023),我们发现POSTN在卵巢癌转移灶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灶,提示POSTN可能促进卵巢癌的转移。2、基于GSE14764数据库结果显示,POSTN高表达者总生存率(OS)及无进展生存率(PFS)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于本研究中临床标本数据库的生存分析显示,POSTN在肿瘤间质细胞高表达的患者5年OS和PFS为分别为34.4%和14.1%,较POSTN低表达患者预后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39),然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仅发现FIGO分期(P=0.006)与初诊时CA125水平(P=0.044)是OS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3、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提示,POSTN的表达与MMP家族、Cadherin等的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并且qPCR结果提示,敲降POSTN后,MMP2,Cadherin11出现下调的趋势,但未发现显著统计学差异。4、在体外研究中,采用rhPOSTN处理后,卵巢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2);采用POSTN-Ab处理后,卵巢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0.01)。敲降POSTN后,卵巢癌细胞的转移能力也出现显著降低(P=0.002)。说明POSTN与卵巢癌转移相关。5、经腹水处理后,卵巢癌细胞中POSTN表达上调,且其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001)。卵巢癌患者高表达的POSTN蛋白可分泌到腹水中,6例卵巢癌恶性腹水中POSTN蛋白平均含量为214.9ug/ml,从而促进卵巢癌的腹腔内转移。6、过表达POSTN后,β-catenin的表达发生上调;敲降POSTN后,β-catenin的表达随之下调。经腹水处理后,POSTN与β-catenin的表达出现协同上调。而采用POSTN-Ab处理后,卵巢癌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出现下调。从而说明POSTN可通过调控β-catenin来发挥促进转移的功能。结论:综上所述,POSTN在卵巢癌中表达升高,其在卵巢癌间质中的高表达状态可预测卵巢癌的不良预后。POSTN在卵巢癌转移灶中较原发灶中表达升高,并且过表达POSTN或外源性POSTN蛋白刺激可促进卵巢癌转移。腹水可通过上调POSTN的表达促进卵巢癌转移,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的POSTN蛋白可分泌到腹水中促进肿瘤的腹腔内转移。POSTN还可通过调控β-catenin促进卵巢癌转移。目的探讨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无病理高危因素的巨块型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Ⅰb2和Ⅱa2期)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治疗的巨块型局部晚期子宫颈鳞癌患者(包括Ⅰb2和Ⅱa2期)纳入研究,排除术后合并病理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淋巴结受累、阴道残端受累、宫旁受侵,将新辅助化疗后无病理危险因素以及合并术后病理中危因素,包括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直径≥4 cm、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深间质浸润(DSI,间质浸润深度≥1/2)的患者纳入本研究。首先评估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并对不同疗效,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的患者存在的术后病理危险因素情况进行评估、比较。观察新辅助化疗后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评估不同术后辅助治疗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共纳入282例患者,年龄为44.4±6.7岁。新辅助化疗后,282例患者中疗效达 CR 者 42 例(14.9%),PR 者 138 例(48.9%),SD 者 102 例(36.2%)。在新辅助化疗疗效为CR、PR、SD三组患者中,对病理中危因素的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发现,术后肿瘤直径≥4cm的发生率、LVSI阳性率、DSI阳性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多个术后病理中危因素的发生率,CR、PR、SD患者分别为0、13.8%、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预后分析结果发现,随访期内282例患者复发23例,死亡12例;其5年总生存率(OS)为91.7%,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为88.9%。在合并单一病理中危因素的患者中仅发现,合并LVSI阳性患者的复发率(P=0.002)及死亡率(P=0.036)高于LVSI阴性者。此外,合并多个术后病理中危因素患者的复发率(P=0.002)高于无术后病理危险因素和仅合并单个术后病理中危因素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术后病理危险因素为LVSI阳性、有多个术后病理中危因素对子宫颈癌患者的5年RFS及5年OS均有明显影响(P<0.05);而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初治肿瘤直径、新辅助化疗疗效、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直径、术后DSI阳性对子宫颈癌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及5年总生存率(OS)均无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显示,初治肿瘤直径≥6cm(P=0.022)、合并多个术后病理中危因素(P=0.001)是影响子宫颈癌患者5年RF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多个术后病理中危因素是影响子宫颈癌患者5年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4)。对术后辅助治疗的分析结果发现,282例子宫颈癌患者中,175例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其中包括术后行单纯放疗者26例、单纯化疗者46例、同步放化疗者103例。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合并预后危险因素,包括初治肿瘤直径≥6 cm、新辅助化疗疗效、多个术后病理中危因素的患者中接受不同方式的术后辅助治疗后,新辅助化疗疗效为SD(P=0.011)以及合并多个术后病理中危因素者(P=0.008),其术后辅助治疗方式明显影响患者的5年RFS,单纯放疗患者的5年RFS明显低于单纯化疗和同步放化疗患者;但未发现上述因素对患者5年OS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明显降低Ⅰb2和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术后病理中危因素的发生率,而有多个术后病理中危因素患者的复发风险明显增加,应进行积极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和同步放化疗可能有利于减少复发。
其他文献
讨论矩阵方程AXB-D解的存在性和惟一性问题,得到了该方程有惟一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近日,美国航宇局(NASA)“新视野”号探测器用6天的时间对6颗遥远的柯伊伯带天体进行了成像,并启动发动机进行了飞行轨道修正,开始向两年后抵达的新目标——柯伊伯带小天体2014
中医药学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中医药文化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