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的时代背景下,居家养老成为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城市老旧社区室外环境作为老年人交往娱乐、健身康体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居家养老生活的重要载体。然而,国内老旧社区室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理论与实践之间尚有较大差距,从使用后评价角度研究适老化改造策略,对确保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工作顺利进行,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适老化改造后的武汉老旧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一套使用后评价方法对社区室外环境改造满意度进行研究,分析改造现状的优缺点,并进一步探索武汉市老旧社区室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策略。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共6章:
第一部分(第1章和第2章)为提出问题并对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对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进行阐述,并界定研究范围、对象以及相关概念,确定研究目标及研究框架;对使用后评价、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武汉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等相关理论研究和案例实践进行梳理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第3章和第4章)主要是构建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评价体系并通过案例评价总结武汉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优缺点。本次武汉老旧社区室外环境适老化改造评价体系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和打分方法三部分组成。首先,根据政策标准建立指标基础框架,包括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初选适老性相关因子;结合问卷调研,筛选出20个指标层因子。然后,请求专家和使用者对指标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最后借鉴里克特量表打分法,请求使用者对各项评价指标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进行描述,不同等级对应5-1的分值。通过对武汉市5个老旧社区进行评价发现,满意度较高的指标有住宅出入口、引导标识、活动空间的数量、场地可达性、场地舒适性、景观趣味性、景观识别性、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性;满意度较低的指标为人行道路、停车、场地功能分区、场地高差处理、休息设施、夜间照明、景观参与性、植物安全性、养老服务设施种类。5个老旧社区室外环境适老化改造总体满意度得分从高到底排序依次为:钢花123社区(3.8322)>东亭社区(3.7075)>钢花121社区(3.4650)>袁家社区(3.2619)>仁义社区(3.0339)。
第三部分(第5章)对武汉老旧社区室外环境适老化改造提出优化设计策略。首先提出武汉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应遵循利用老旧社区现有资源原则、全龄适用原则、分级改造原则三个原则。其次,道路交通改造一方面要加强机动车停车改造,解决停车位的数量不足和缺乏无障碍停车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步行道路无障碍改造,保障老年居民在社区内的行走安全;场地空间改造重点从打造多层级的复合型场地和无障碍改造两个方面入手,满足老年人多样的室外活动需求,提升室外活动的安全性;景观绿化改造一方面要提升景观参与性,满足老年人的园艺种植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植物安全性,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养老服务设施改造主要从生活、医疗、文娱三个方面完善设施种类,并提出嵌入新建、资源整合和功能置换三种具体改造方法。最后以钢花121社区为例进行案例设计探讨,验证了本文从评价体系到改造策略的一系列成果在单个社区实际改造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本文以适老化改造后的武汉老旧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一套使用后评价方法对社区室外环境改造满意度进行研究,分析改造现状的优缺点,并进一步探索武汉市老旧社区室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策略。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共6章:
第一部分(第1章和第2章)为提出问题并对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对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进行阐述,并界定研究范围、对象以及相关概念,确定研究目标及研究框架;对使用后评价、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武汉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等相关理论研究和案例实践进行梳理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第3章和第4章)主要是构建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评价体系并通过案例评价总结武汉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优缺点。本次武汉老旧社区室外环境适老化改造评价体系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和打分方法三部分组成。首先,根据政策标准建立指标基础框架,包括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初选适老性相关因子;结合问卷调研,筛选出20个指标层因子。然后,请求专家和使用者对指标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最后借鉴里克特量表打分法,请求使用者对各项评价指标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进行描述,不同等级对应5-1的分值。通过对武汉市5个老旧社区进行评价发现,满意度较高的指标有住宅出入口、引导标识、活动空间的数量、场地可达性、场地舒适性、景观趣味性、景观识别性、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性;满意度较低的指标为人行道路、停车、场地功能分区、场地高差处理、休息设施、夜间照明、景观参与性、植物安全性、养老服务设施种类。5个老旧社区室外环境适老化改造总体满意度得分从高到底排序依次为:钢花123社区(3.8322)>东亭社区(3.7075)>钢花121社区(3.4650)>袁家社区(3.2619)>仁义社区(3.0339)。
第三部分(第5章)对武汉老旧社区室外环境适老化改造提出优化设计策略。首先提出武汉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应遵循利用老旧社区现有资源原则、全龄适用原则、分级改造原则三个原则。其次,道路交通改造一方面要加强机动车停车改造,解决停车位的数量不足和缺乏无障碍停车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步行道路无障碍改造,保障老年居民在社区内的行走安全;场地空间改造重点从打造多层级的复合型场地和无障碍改造两个方面入手,满足老年人多样的室外活动需求,提升室外活动的安全性;景观绿化改造一方面要提升景观参与性,满足老年人的园艺种植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植物安全性,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养老服务设施改造主要从生活、医疗、文娱三个方面完善设施种类,并提出嵌入新建、资源整合和功能置换三种具体改造方法。最后以钢花121社区为例进行案例设计探讨,验证了本文从评价体系到改造策略的一系列成果在单个社区实际改造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