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绿色发展主题要求建筑业大力发展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新型建材及制品。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对“绿色建筑”要求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最大可能使用可再生材料,循环利用建筑材料。废旧轮胎造成了严重的“黑色污染”,橡胶混凝土在解决废旧轮胎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问题方面,完全符合当今绿色建筑发展要求。目前主要把橡胶混凝土用作建筑功能材料,研究高掺量的橡胶混凝土。而作为结构材料的橡胶混凝土则是低掺量,为了推广橡胶混凝土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低掺量橡胶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橡胶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研究虽然已有初步的成果,但由于试验条件限制还有待完善。本文在对低掺量橡胶混凝土单轴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的机理分析研究基础上,对橡胶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对建立的本构模型进行了分析和实验验证论文采用5种橡胶掺量、5种橡胶粒径组合的低掺量橡胶混凝土进行单轴受压试验,研究分析橡胶的掺量、粒径和掺入方式对低掺量橡胶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极限应变、可见裂缝的出现以及试件破坏形态等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力学性能指标与橡胶的掺量、粒径和掺入方式有密切的关系,论文对这些关系给出了相应的机理分析。本文采用经验本构模型的研究方法,利用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以及多元非线性回归的数学方法,根据试验测得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建立起包括轴心抗压强度、峰值应变以及本构参数a、b的数学表达式的低掺量橡胶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模型,本构参数a、b与橡胶掺量、粒径有明显规律关系,并且参数a、b具有明确物理意义。最后把建立的本构模型运用到检验组试验和前人试验研究中,结果表明本构模型具有较好预测能力和较高准确度,在通用性和预测性能上得到进一步改善提高。